科研成果快报第期中国西南地区昭通盆

中国西南地区昭通盆地产古猿化石的晚中新世沉积物中正构烷烃及其单体碳同位素的古环境指示意义

Paleoenvironmentalimplicationsofmolecularandcarbonisotopicdistributionsofn-alkanesinthehominoid-bearingupperMiocenesedimentsfromtheZhaotongBasin,southwesternChina

成果信息

ZhengLiduan,JiXueping,DengChenglong,HuangXianyu.Paleoenvironmentalimplicationsofmolecularandcarbonisotopicdistributionsofn-alkanesinthehominoid-bearingupperMiocenesedimentsfromtheZhaotongBasin,southwesternChina.Palaeogeography,Palaeoclimatology,Palaeoecology,,,.

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央高校科研专项经费(CUGCJ,CUGQY).

团队成员

咸雨(通讯作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泥炭地碳动态与气候变化、叶蜡氢同位素古环境意义解译及古水文气候应用。xyhuang

cug.edu.cn.

郑丽端( 作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在读博士生。研究方向:中国西南地区晚新近纪气候环境变化的脂类及同位素记录。

吉学平,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古人类学系研究员,云南省人类进化与环境变化联合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古人类及旧石器考古发掘与研究。

邓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磁性地层学、环境磁学、沉积地质学。

成果介绍

了解似人类的灵长类动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昭通盆地水塘坝剖面保存了欧亚大陆最晚的中新世古猿化石(约6.2Ma)。本论文主要通过研究水塘坝露头剖面晚中新世湖沼相沉积物中的正构烷烃及其单体碳同位素组成,并结合烧失量以及总有机碳同位素特征,探究该晚中新世沉积序列的古环境变化,且强调了水塘坝古猿化石生活时期的环境条件。

在产古猿化石的炭质粘土层以及其附近的两个褐煤层,正构烷烃及其单体碳同位素组成均显示出有机质主要以陆生高等植物贡献为主。然而,上部的浅湖相沉积则具有多重来源,主要由水生植物和细菌的贡献为主。正构烷烃的碳优势指数CPI和平均碳链长度ACL的变化均与岩性有关。但是,与ACL相比,CPI不仅表现出更大的变化幅度,同时在岩性转变的界线处发生突变。值得注意的是,在产古猿的时期,长链正构烷烃及其单体碳同位素组成并没有与孢粉记录中禾本科植物的增加呈现出一致的变化。出现该不一致的现象可能是由于孢粉和正构烷烃具有不同的来源导致的。我们的研究结果清楚地证明了这些基于有机质的指标具有记录古湖泊沉积物中古环境变化的潜力。

图1.昭通盆地水塘坝露头剖面岩性(a),烧失量LOI(b),总有机碳含量TOC(c),C/N比值(d),具有代表性的样品的正构烷烃分布直方图(e)。红色五角星代表产古猿化石的层位。

图2.昭通盆地水塘坝露头剖面岩性(a),总有机碳同位素(b),奇碳数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c-g)。c中虚线代表的是C23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变化趋势。

图3.昭通盆地水塘坝露头剖面正构烷烃碳优势指数CPI(a),正构烷烃平均碳链长度ACL(b),总有机碳同位素(c),正构烷烃C29(空心圆)和C33(实心圆),单体碳同位素(d)。草本植物(圆形)和水生植物(正方形)孢粉记录(e)。竖直的虚线代表古猿化石层。

水塘坝露头剖面样品由于有机质含量丰富,因此有待更深入的研究,找出更多来自脂类的证据,进一步详细地揭示古猿生活环境的变化,同时对中国西南地区更长时间尺度的记录进行研究可以探究该地区晚新近纪的古气候和古环境变化。

图文

咸雨团队

排版

莫祎凡

审核

宋超、夏库拉

往期回顾

?我院获评中国地理学会“抗疫防疫先进集体”

?科研成果快报第期: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图像的精细尺度下城市职住混合模式分析

?科研成果快报第期:定南大湖湖沼沉积序列脂肪酮分布记录的中国东南部冰后期植被和气候变化

?科研成果快报第期:大范围、全覆盖农作物分布一张图

?科研成果快报第期:武汉市外卖配送员暴露环境定量评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manyupianjians.com/xxdy/758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冀ICP备2021022604号-9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