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秘密动物之间是如何交流的

下文经出版社授权摘编自《语言的历史》,史蒂文·罗杰·费舍尔著,中信出版集团年7月,有删节。地球上最早的有机体演化出了能够提供关于物种、性别和意图的信息的原始交流机制,这种信息传递借助的是当时自然界中最为复杂的媒介:化学交流。几百万年来,为了物种的延续,同一演化物种的不同个体间始终需要交流,由此产生了更为复杂的交流方式。在这种演化过程中,最宽泛意义上的“语言”诞生了。自然界中使用的每一类语言都是不同的。越往深处挖掘,越会发现每一个物种的交流能力都可以通过对“语言”这一概念做更详尽的定义来区分。语言最简单的定义是“信息交流的媒介”。这一定义使得语言的概念涵盖脸部表情、动作、姿势、口哨、手势、书写、数学语言、编程(或计算机)语言等方面。这一定义也同样适用于蚂蚁的化学“语言”和蜜蜂的舞蹈“语言”(我们现在了解到这两种昆虫同时也在使用其他的交流表达形式)。语言的这一定义也承认了许多超出人类听觉频率的生物声学信息交流(生命体的声音传播)属于语言。例如,15岁左右的人在正常谈话音量和距离下,能听到的声音范围只有十个八度音阶,即听力范围在30到赫兹(每秒周)之间。鸟类、青蛙、蟾蜍和犬类的叫声都在这个频率范围之内,但是,其他大部分生物沟通时所发出的叫声低于或高于人类所认为的这个“正常”听力范围。次声包括频率低于30赫兹的声音,例如长须鲸、蓝鲸、大象、鳄鱼、海浪、火山、地震和其他极端天气发出的多种声音。超声则是频率高于赫兹的声音,昆虫(地球上最普遍存在的一类生物)、蝙蝠、海豚和地鼠所发出的声音有很多属于超声。然而,语言远不只是声音的交流。最普遍意义上的语言是生物世界的联结点,只是人类限定了语言的范围。最近一些有关动物交流的研究试图对物种进行描述,并将动物交流与基本的生物或社会过程联系起来。尽管在21世纪初,“语言史”暗含的意思还是关于“人类语言的历史”,但它也可能进一步发展,将许多此前未知的语言形式包括在内。许多两栖动物,尤其是青蛙之间的声音交流,在过去的几年里得到了大量研究,虽然人们还是找不到任何有关“青蛙语言”的参考资料。生物声学也将研究的注意力转向了鱼类,许多鱼类尤其是在产卵期间,会发出代表性的“复合音”。这种“复合音”的第一部分包含了一系列部分重叠的声音脉冲,而第二部分则是快速重复的重叠声音脉冲,这会产生一种类似于“音调”的恒定声波。例如,生活在美国西海岸的斑光蟾鱼在夜间发出的“嗡嗡”声明显地展现了声音交流的最原始形式,这种声音原本不为科学界所知,直到最近加利福尼亚州一个船屋社区的生活因其饱受困扰,此事登上国际新闻头条。雄性斑光蟾鱼会发出“嗡嗡”声来吸引雌性斑光蟾鱼到它的巢穴中产卵,那巨大且洪亮的声音像极了澳大利亚乐器迪吉里杜管发出的声音。通过收缩鱼鳔上的两块肌肉并振动胃壁,这种声音会持续一个小时,直到雌性斑光蟾鱼到来,这种求偶的“嗡嗡声”才会戛然而止。一些昆虫也具有明显可以用于交流的发音器官,其中不少会利用超声来进行交流,但科学界直到20世纪后半叶才知道这些超声的存在。例如,雄性和雌性飞蛾在求偶期会通过信息素(通过特定腺体释放的分泌物)来进行交流,飞蛾求偶行为的全流程也包括产生超声波。这一最新的研究令人有必要重新思考飞蛾的求偶行为,并更加重视几种交流表达方式之间的相互作用。但是,当人们听到动物之间的沟通交流或“语言”时,还是会普遍想到蚂蚁、蜜蜂、鸟类、马、大象、鲸类和类人猿的语言。蚂蚁已知蚁科物种的数量在1.2万到1.4万种之间,每种都由万甚至是更多的个体组成,它们几乎占据了地球上所有可栖息的地方。蚂蚁总数比人类总数多了数万亿。没有一只蚂蚁是孤独的,所有的蚂蚁都能以某种方式进行沟通。每一只蚂蚁都可以利用身体语言以及信息素传达至少50种不同的信息。蚂蚁的下颚腺能分泌带有警示性意味的气味,直肠腺内的后肠末端能散发出用于标记踪迹的气味,而其腹板腺内散发出来的气味则会用来呼叫附近的同伴,不一而足。这些具有高度独特性的化学信息和身体语言结合在一起,似乎提供了一个经济型套餐,其中包含了一只蚂蚁个体为了蚁群生存而必须与其同伴交流的必要信息。在这里,语言被简化到最低限度,其本质上是一种“信息素语言”,有些人也将其称作“地球上的原始习语”。《蚂蚁星球》剧照。但是,蚂蚁的语言能力很有可能要远比当前科学所承认的更为复杂。目前所知的这种交流模式不足以解释蚂蚁个体之间的劳动分工。蚂蚁群体之间是如何决定应该拿哪一片树叶的呢?群体组织和合作是如何完成的呢?这一定涉及一个远超目前认知、更为复杂的信息交流模式。除此之外,最近的一项生物声学研究表明,蚂蚁也会利用摩擦发声(鸣叫声)进行信息交流;人们仅了解一些它们发出的声音和超声,而使用这些声响的具体语境仍然不为人所知。无论如何,昆虫学家们现在怀疑,亿万年以来蚂蚁们或许一直都在综合使用信息素、身体语言和声响等手段进行沟通交流。鸟类热心的观鸟者一直以来都为沼泽鹪鹩丰富的曲库激动不已。自古以来,人们就发现一些野外的鸟类会在不同场景之下发出不同的叫声。这一事实表明鸟类为它们发出的声音赋予了各种意义,而最近该领域的研究也显然证实了这一点。就算是在最叽叽喳喳的种群中,鸟儿在发声的能力和倾向上也存在着巨大的个体差异。一些鸟儿默不作声,另外一些鸟儿看起来像是从来不曾停止过鸣叫一般。大体型的鹦鹉或许是动物王国里最为惊人的“语言学家”,尤其是非洲灰鹦鹉和亚马孙鹦鹉(包括 颈、双 头、红喉、蓝头等品种)。深红色或蓝红相间的金刚鹦鹉也能发出声响,但音色通常较响亮且嘶哑。凤头鹦鹉很会“说话”,有着甜美的嗓音,但是跟金刚鹦鹉一样,它们极难驯化。早在20世纪40年代,研究就已证明非洲灰鹦鹉可以完美掌握无声任务,例如找到对应物体的数量,人们通常认为完成这项任务需要具备复合智力。后来的研究人员观察到,鹦鹉之间尤其会用数种“有含义”的方式发声交流,这种方式一定也是从其他族类成员那里学到的。在20世纪的最后25年里,对数百年来只用作比喻的“鸟语”一词,人们有了突破性的新理解。年6月,艾琳·佩珀伯格(IrenePepperberg)开始教13个月大非洲灰鹦鹉“艾利克斯”用英语与自己沟通,在教授过程中,艾琳·佩珀伯格采用了新的技巧并借用了人类社交学习的研究成果,实验的结果令人印象深刻。看起来,艾利克斯现在已经得到了全面的训练,它不再是“鹦鹉学舌”式地模仿人类说话,而是能理解人类言语的意思,并能用同样的语义内容以不同概念模式予以回复,且具有极高的正确率。例如,一名研究员举着一把紫色金属钥匙和一把更大一点的绿色塑料钥匙问:“艾利克斯,几把?”沉默了15秒后,艾利克斯回答“两把”。“哪一把更大?”“绿色的钥匙。”接着研究人员举起一根冰激凌棍问道:“这是什么?”经过长时间的沉默之后,艾利克斯最终回道:“木头。”12年间,艾利克斯的训练员教它完成各种不同的语言任务,艾利克斯能够说出40种不同物品的名字,如香蕉、软木塞、椅子、水等等。它还掌握了“不”“来这里”“我想要某某”“想去某地”等句式的用法,艾利克斯还能分辨七种颜色,描述许多不同的形状,数数能数到6。在实验的最后阶段,佩珀伯格发现艾利克斯能够整合起所有的声音标签进行辨别、询问、拒绝、分类,还能量化超过种不同物品,包括一些不同于它常规训练样本的物品。当艾利克斯接受有关这些能力的测试时,其准确率平均能达到80%。当然,艾利克斯也存在着能力极限,尽管它显然可以用一种似乎高级的水平与人类沟通,但无法像训练员彼此沟通那样与自己的训练员进行交流。与类人猿不同的是,艾利克斯也无法描述自己前天的行为,或是它接下来一天想要干的事情。艾利克斯的例子实实在在地向人类表明,或许鸟类也可以同样创造性地使用语言,也可以达到与类人猿(比如红毛猩猩、大猩猩、黑猩猩、倭黑猩猩)以及鲸类动物(鲸鱼和海豚)相当的复杂程度。近来的一些神经分析测试表明,鸟类的左脑具有控制“歌声”的能力,这与人类的左脑具有控制言语的能力相似。从这一事实中能够推断出两者之间的联系,但是科学家们还没有对此下定论。如果科学界最终证实鸟类确实具有和能够使用一定程度的复杂语言,那这是否暗示着它们的远古祖先——恐龙或许也以相同的方式使用过某种语言呢?这个答案似乎是显而易见的。《鸟的迁徙》剧照。利用乳腺分泌的乳汁来喂养后代的高级脊椎动物被称为哺乳动物,它们也同样广泛运用声音交流。语言通过促进社会凝聚力和适应性来为哺乳动物的生存服务,这似乎是所有这类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哺乳动物发出的声音复杂多样,其研究难度不亚于非哺乳动物。同理,哺乳动物的社交语境也极其复杂多变,人们很难将特定的声音和声音模式与特定的活动以及同种类个体之间的交流联系起来。除此之外,同野外的鸟类一样,哺乳动物的“言语”中似乎也具有许多地域性差异,类同于人类的“方言”,个体学习能力和“个人习惯用语”也有所不同。迄今为止,大多数关于哺乳动物之间沟通交流的研究都集中在生物声学方面,即对生命形式所发出的声音进行衡量和分析。关于哺乳动物最佳的生物声学研究是在背景高度特殊的语境(情景)下达成的,例如动物交配或是声呐探测(回声定位)。事实上,只有在后一种语境中才有可能近乎满足通常对科学实验的所有要求,因为这种环境受众所周知的物理定律支配,发出的声响较社交性活动而言也更为统一、更容易监控,人们能够在数据之间进行简单的比对。声呐探测并不是交流,尽管这种探测确实证明了诸如蝙蝠、鲸和海豚等哺乳动物具有复杂的生物机制,这种生物机制能在同一物种间提供复杂的信息交流功能。对蝙蝠的研究尤其集中在恒频声呐和调频声呐方面,蝙蝠这样的小型哺乳动物会利用声呐来回声定位和捕猎,超声波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蝙蝠所发出的社交性叫声却是低频的,且仍然不为人所理解。对哺乳动物的生物声学研究也同样解决了老鼠的发声问题。迄今为止,很少有人写有关“蝙蝠语言”或是“老鼠语言”的文章。出现这一缺口的原因在于人类对这类语言不甚熟悉,又或是“语言”一词总是优先同“人类”联系起来。蝙蝠以及老鼠社群中一直有复杂的生物声音交流,只是人类最近才注意到而已。另一方面,马、大象、鲸和海豚的“语言”在近些年受到了极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manyupianjians.com/xxdy/1493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冀ICP备2021022604号-9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