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丨颠覆思维方式的神作,揭秘人类输
德国著名的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在看一位不知名的青年寄来的稿件,由于牙病疼痛难忍,情绪很坏,所以他粗粗看了一下,觉得满纸都是奇谈怪论,就顺手把这篇论文丢进了纸篓。
后来他的牙痛好了,情绪也好了很多,他又想起了那篇论文的一些奇谈怪论。于是他从纸篓里把它捡出来重读一遍,结果发现这篇论文很有科学价值。他马上给一份科学杂志写信,加以推荐。
这篇论文发表了,并且轰动了学术界,该论文的作者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
这个故事体现了《墨菲定律》中的情绪定律:情绪影响一切。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当我们情绪好的时候,看什么都顺眼;情绪不好的时候,看什么都是错的,这就很容易让人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
《事实》这本书教我们如何用数据思考,避免情绪化决策。作者汉斯·罗斯林于年出生于瑞典乌普萨拉,“开启民智”基金会创始人,《时代》杂志“全球位最有影响力人物”之一。
年,“开启民智”测试启动,来自14个国家的个人,代表了成年人群体接受了线上测试。如此多的人,下至普通大众,上至精英人群,在回答关于世界基本事实的问题的时候,得分还不如靠胡蒙乱猜的大猩猩高。
通过对测试结果的研究,作者汉斯提出:人们有情绪化的本能和过分情绪化的世界观。
作者提出了十大情绪化本能,我接下来要说的是其中的恐惧本能。
什么是恐惧本能
人们通常会在什么情况下会感到恐惧?
《事实》的作者汉斯通过问卷调查人们最恐惧的东西的时候,得到了许多答案:蛇、蜘蛛、位于高处和被困于狭窄的空间,还有针、苍蝇、老鼠、陌生人、狗、拥挤的人群、血、黑暗等等。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人身伤害:人,动物,尖锐的物体或者自然环境带来的暴力破坏。受困:陷入困境,失去控制或失去自由。传染:被不可见的物质感染或者 害。
这些恐惧感都是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根植于我们脑海深处的,对这些危险的恐惧会触发我们的恐惧本能。
这些恐惧本能有些仍然是有帮助的,比如对蛇的恐惧让人们在看到蛇的时候赶快离开,不要被咬到。而有些恐惧本能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反而多于好处,比如前段时间的疫情,很医院。
如何控制恐惧本能
想要控制我们的恐惧本能,做到实事求是,就要在感到恐惧的时候,能够认识到我们害怕的事情不一定是真正危险的。
恐惧和危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就像高空玻璃桥,很多人觉得很可怕,但是它不一定很危险。
可怕的世界:恐惧VS现实
我们经常会在网络上看到各种可怕的信息,比如自然灾害、飞机坠毁、谋杀等等,当我们看到这些信息时,会感到恐惧,会觉得这个世界很可怕。
媒体和社会活动家们都依赖夸张的事情来吸引人们的注意,负面的故事比中性的或者正面的故事更有戏剧性。好消息是很少得到报道的,如果一家媒体发了一篇文章说某个地区没有出现儿童溺水的事件,人们肯定会觉得这家媒体有病。
风险=危险程度X发生的可能性
我们面临的真实风险,并不取决于它看起来多么吓人,而在于危险程度和发生的概率。
不要在恐惧中做决定
当你在恐惧的时候,你会看到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在采取行动之前,先让自己冷静下来。
结语
恐惧本能是《事实》这本书中提到的十大情绪化本能之一,因为我本人对恐惧本能深有体会,所以单独拿出来讨论。想了解更多情绪化本能的知识可以阅读《事实》这本书。
《事实》是汉斯·罗斯林和他的儿子欧拉、儿媳妇安娜共同完成的,书中包含了大量的数据和图表,还列举的许多真实的案例来解释思考方式如何导致我们对世界产生误解。
虽然有很多的数据,但是读起来却不困难,也不枯燥。
作者说:“当人们思考的时候,人们会持续地并且本能地通过他们的世界观了猜测和理解这个世界。”所以,如果你的世界观是错的,那么你就会系统性地做出错误的猜测。
希望有更多的人通过对本书的学习,帮助自己控制情绪化的本能,改变一些错误的观念,建立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在以后的测试中,每次都能打败大猩猩。
—End—
原创不易,抄袭必究,欢迎转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manyupianjians.com/xxdy/13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