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女大学生自曝做高端保姆崩溃经历我终于

作者:我是王耳朵文章来源: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网易前段时间刊载了一则来自豆瓣网友

秦言言的自述帖。女孩在帖子里,详细回忆了自己在深圳当高端保姆两个月的真实经历。年,女孩大专毕业,开始了深漂。她尝试过很多职业。从公司职员,小工厂的销售助理,到文案策划,网站编辑......前前后后有10多个。每一次,都是听说某个朋友、哪个同学在什么行业混得不错,她就也跟着去干。但每一次,她都在短暂的尝试后,发现那些工作“不适合”自己。 ,好像什么都会了点,却又什么也没做成。甚至有次,她因为羡慕李子柒的生活,果断回了农村老家,也想做个田园牧歌的博主。可回去后才发现,看起来简单的做饭视频,需要投入各种材料和工具,成本高、变现周期又长。又一次,她浅尝辄止,干脆放弃。李子柒在拍摄视频女孩不得不再度回到深圳找机会。去年,她在网上看到另一女生说自己在一个有钱人家做家庭教师,月薪两万五。女孩瞬间想到之前看过不少高材生做保姆年薪几十万的新闻。立马有了“思路”:这个我也能干。她当即去各种面试,入职了一家家 公司。刚上岗,就接到了一单活:给雇主5岁的小儿子当“英文老师”。听起来高端,但去了才知道,她的工作内容不止家教,还有幼儿园、辅导班接送,陪玩、喂饭。雇主家只有80平米,跟她想象中差距不小。工资,也只有每月,中介还要抽。干多久,中介抽多久。正式开干,她更失望。吃饭,是雇主家先吃完,她 吃——剩什么吃什么,剩多少吃多少。睡觉,是和雇主小儿子共享一间狭小的卧室——属于她的地方,只有一张折叠床。最让她破防的是伺候雇主小儿子吃饭:全程站在5岁的孩子身边,在雇主的注视下,一口一口,毕恭毕敬,夹菜喂饭。女孩再也无法忍受,没几天就离职走人。第二单,如她所愿是个大房子,00平。雇主40岁才生下孩子,欣慰得不得了,干脆双双辞职,还把岳父岳母接来。4个大人围着个孩子,请保姆专门打扫卫生、做饭。图源网络结果这家更麻烦。因为家里有宝宝,雇主要求房子 干净。女孩去阳台拿抹布,要换“阳台拖鞋”;到客厅,换“客厅拖鞋”;进厨房、浴室,也都得换专门拖鞋。清洗爬行垫,得用白色毛巾;擦主卧地面,用蓝色毛巾;客厅、玄关也要分开,丝毫不得马虎。白天做饭、打扫00平的卫生。晚上给宝宝烧洗澡水,端着滚烫的盆,从厨房换“客厅拖鞋”进入客厅,又换“卧室拖鞋”进入卧室,再换“浴室拖鞋”......一切忙完,女孩汗流浃背。结果雇主说宝宝睡了,怕水流声太吵,不许她洗澡。女孩一夜未眠。第二天天一亮,她就告辞了。第三单,条件更好。大别墅,家中人口简单,只有女主人和女儿,保姆还有单独的房间,属于“抢手”的雇主。但女孩照样没干下去。原因,是觉得雇主的性格太强势。催促她做早餐、做家务的命令,让她感到紧张。女主人教育女儿的大声斥责,也会让她感到气氛压抑。于是,她又一次匆匆离去。女孩在帖子 无奈地写道:“以前觉得再怎么不行,做保姆总可以吧。可现在连退路都没有了。我再也不会踏入这个行业了,就算揭不开锅了也不去。”看起来,这个故事挺让人唏嘘。仿佛揭开了某个神秘行业的面纱,颇有种猎奇的味道。可仔细揣摩你会发现,这个女孩的遭遇,其实太正常了。她为什么屡屡受挫?每份工作,总是低估了它的辛苦程度、实际问题,这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另一方面,她的信息来源,太过匮乏而局限,听闻哪个行业挣钱,想都不想就躬身入局。看到有人名校毕业,做高端家 收入不菲,便去追赶“浪潮”。却从没想过,这个世界是存在“信息不对称”的。当你自以为掌握了某种赚钱的一手信息,其实那不过是新闻、短视频加工、传播后早已落后的二、三手信息。以为是一片蓝海,其实行业早已饱和。女孩秦言言在自述里也坦白:个月里,她很长一段时间几乎是没活干,因为保姆行业已经超乎想象地卷。每天有大批人来找工作,可市场有限,于是雇主开的条件越来越高:要40岁以下,要会开车,会英语,能辅导小朋友。竞争激烈,好说话的雇主难求。于是,要么只能有单就上,雇主的要求再苛刻也得忍着。要么,只好走人。实际上,这恰恰也是我们大部分人的困境。零几年的时候,是土木行业的 金期,大学里的土木行业无比吃香,到处流传着“3年当总工,5年当项目经理”的故事。于是,无数人纷纷报考,摩拳擦掌。可如今,我们国家的基建到了成熟阶段,土木人供大于求。一批又一批的土木人毕业了,只能去各种偏远工地吃灰,工资上不去,升职更难。 ,只能“提桶跑路”。正如知乎上那个问题:“月薪一万在办公室上班和卖炸鸡一个月赚三万,你会选哪个?”不少人看到高薪,想都不想就对后者心动。但一条9千多赞的回答,狠狠揭开了真相:“即便卖炸鸡真的能月入3万,这种好事,别人凭什么免费告诉你?当你都知道了这样一条「捷径」,其他人怎么会都不知道,不会和你竞争?当入行的人越来越多,你还得无限扩大成本,提高竞争力,蛋糕就这么大,怎么保证自己能分得多?”这逻辑说起来很简单,却总是被我们忽略。心理学上有个词叫“管窥效应”。当你的眼睛只通过一根管子看东西时,你只能看到那狭长的一道,看不到管子外面的风云变幻。一件事盛行了,我们就用有限的信息,将自己牢牢裹在茧里,相信这就是世界的全貌。所见越是匮乏,越是固执。可还是那句话:你永远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你所亏的每一分钱,都是认知有缺陷的必然。几个月前,润米咨询公司创始人刘润,在演讲中说了一个故事。他认识一个姑娘,叫宋婷婷,19岁,刚刚上大二。大一下学期,她成立了一家外贸电商公司,半年收入,万。怎么做到的?00年初,全球疫情爆发,中国大量海外订单被取消,几乎所有人都在唱衰出口。但宋婷婷想得不一样。她发现,因为疫情,大家不出门、不逛街了,全球需求确实稍稍下降了。可也是因为疫情,员工居家,工厂关门,全球的供给下降得更厉害。这就意味着,还有很多需求,是供给跟不上的。她又研究了一些数据。菲律宾驻华贸易投资中心公布,00年4月,菲律宾的商品出口,同比下降了41.3%。但一家跨境收款机构公布的数据,同一时期,中国外贸竞争力指数,陡升了77.9。而且,我们因为疫情控制得当,正在快速复工复产。这中间的“剪刀差”,就变成了外贸电商的机会。图源: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manyupianjians.com/qwds/1149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冀ICP备2021022604号-9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