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的非洲小小的昆虫决定了能否养牛,即使
非洲,有什么印象呢?我想大部分跟我一样,有五个印象吧
1、沙漠,干旱。跨越赤道,撒哈拉大沙漠横亘整个非洲,炎热少雨。
2、动物资源丰富。大草原上各种动物。长颈鹿、大猩猩,还有狮子王辛巴。
3、黑奴贸易。历史课本上的非洲,就记住两个埃及和黑奴贸易,似乎除了这两个,非洲就没有什么历史了,完全是一个真空。
4、似乎不属于非洲的古埃及文明。尼罗河孕育的古埃及文明,那高高的金字塔,似乎不怎么属于非洲。法老,神秘而恐怖。
5、经济落后,甚至吃不饱。
关于吃不饱的非洲,一直比较纳闷,都说非洲人懒,不爱种粮食,那么地广人稀的大草原,为什么畜牧业也不发达呢?本来我以为在非洲完全可以做到:何不食肉糜!
看看非洲这么好的条件,种粮食,养牛养羊,怎么着也可以温饱啊。
很遗憾,非洲的畜牧业也不发达。
非洲的畜牧业不发达出了人的因素、环境的因素以外,还与一个小小的昆虫有莫大的联系。
这就是今天的主角:舌蝇(tsetse[?tsetsi])
非洲最湿润的地方,也是舌蝇的栖息地,这些地方在早期没能发展出畜牧业。
这个舌蝇又叫采采蝇,是一种吸血的昆虫。
舌蝇的唾液中携带一种寄生虫,这种寄生虫能够导致“昏睡病”。被叮咬者会发烧、疼痛、神经紊乱,直至死亡。
舌蝇一般栖息于湿润、地势低洼的山谷或者丛林茂密的地区。这些地方有舌蝇赖以为生的大量的哺乳动物。
舌蝇很厉害,即使在现代社会,舌蝇也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有关统计显示,非洲每年有万头牲畜死于由舌蝇传播的疾病,经济损失高达40亿美元;有万人生活在舌蝇的危害之下,每年有50万人被舌蝇传播的疾病感染,5万人因此死亡。
在没有现代科技的过去,人类对于舌蝇几乎是束手无策。
为了避免损失,非洲人只能绕着舌蝇走,避开舌蝇的栖息地。
因此,只能在撒哈拉沙漠的南部、东非高原、南部非洲的高原上的干燥、开阔的草原游牧。
畜牧业这事情就因为一只昆虫,就没能在全非洲普及。
凡事总有例外,舌蝇也不是什么动物都叮咬,斑马就是个特例。
为什么非洲人不养斑马?
舌蝇从不叮斑马,这使得斑马成功的避开了昏睡病。
斑马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还真有,就在它身上那黑白相间的皮肤。
科学家发现,舌蝇只能看到大面积的颜色,斑马这种穿条纹的,舌蝇看不到。
既然舌蝇不叮咬斑马,那为什么非洲人不驯化斑马?
我想,可能是因为斑马肉不好次吧。就像咱们国家,几乎什么都吃,但是吃马肉反而很少。据说是因为马肉发酸(我吃过几次,没啥特别的感觉),斑马也是马吧,应该有同样的问题吧,挑嘴的非洲人应该看不上斑马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manyupianjians.com/hjjl/17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