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市不愿割肉,牛市见好就收恭喜你猴子也是

先来听个故事吧:当年,我还是个小司机,楼下两家相邻的加油站。我常常在比较哪一家更吸引我——在A加油站,每升汽油卖5.6元,但如果用现金付款的话可以便宜0.6元折扣;在B加油站,每升汽油卖5.0元,但如果用手机或银行卡付款则要多收0.6元手续费……

如果你是我,你会选哪个?

行为经济学奠基人之一、芝加哥大学经济系的理查德·塞勒(RichardThaler)当年正是通过上述例子,将框架效应(framingeffect)推进了科学者与普通大众的视野。尽管两个加油站的定价策略是完全等价的,但塞勒于年发表的经典研究[1]却发现,大多数人更为青睐A加油站。这就是框架效应——仅仅是在措辞上做稍许变化,就会引起人们对同一问题(尤指经济问题)做出截然不同的决策。

理查德·塞勒(RichardThaler),行为经济学奠基人之一。图片来源: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manyupianjians.com/zycj/72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