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黑猩猩等灵长类动物没有进化成智慧生

智慧人类的祖先与灵长类动物的祖先是同一个族群,逐步分布到世界各地,各地有着不同类型的灵长类动物,这是不同地区,不同环境演化的结果。

黑猩猩与人类是最近的亲缘关系,DNA相似度高达98.8%。两者共同祖先都为猿类。其外还有红猩猩,大猩猩等远亲。

猿类与狒狒,猴哥,狐猴等追溯上去,又有共同的祖先。

演化是指生物多样性,进化则表现为生物的高等、智能。人类之所以能成为智慧生物,纯属偶然,机缘巧合,按照正常的进化历程,如果没有特殊偶然事件发生,人类并不比黑猩猩强多少,所以宇宙存在智慧生物的概率会比预期要低得多,但存在生命的概率却很高。

人类之所以能成为智慧生物,一定是遇到了非常特殊的偶然事件,设想在非洲的某个地区,该地区的猿类一如既往的生活着,某个时间他们遭遇了气候突变的偶然事件,而影响这一大片区域的气候突变,或许是火山大规模喷发,或许是小行星撞击了某地,板块漂移等,谁知道啥原因呢?反正气候是突变了。

人类成为智慧生物,有两个条件促进、促成。一是直立行走,二是思考、思索。气候突变导致该地区猿类拥有了这两个重要条件。动物不管是低等或高等生物,如果不是以思考、思索为主要进化的方向,那么智慧之路非常遥远且漫长。

植食性动物的进化方向是跑得更快,耐力久,身形敏捷或壮硕,有防御角,优势是遍地都是食物。猎食性动物的进化方向是爆发力好,或强壮,或敏捷,利爪,利齿,夜视力,缺点是得上班追踪捕食,落空概率大,还要面对防御性角、蹄带来的致伤风险。灵长类动物是杂食性动物,竞争力一直比较弱,一早就养成了不挑食的好习惯,有啥吃啥,逮啥吃啥,跑得又不快,又缺乏相对的利爪利齿,所幸能存活下来,又活得滋润,得益于食谱非常广泛。

非洲某地猿类定是遭遇了气候突变,这个某地的面积应是几百万平方公里计。所有猿类或猴类的生活习性都是树栖生活,然而直立行走则属于地栖生活。树栖是因为要逐食而居,不爬树怎么能吃到果子、嫩叶?没果子、嫩叶的季节要吃虫子或其他小动物。猿类及猴类的祖先适应树栖生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海洋到陆地,从陆地到树栖,要知道陆地植物不是一开始就是高大上,就是结果子的植物,后期才进化成结果子的植物,果子也能通过动物来传播种子,并且传播得更远、更广泛,植物动物都是相互依赖着演化进化。

动物的生活习性要改变是非常不容易的事,除非发生特殊情况,而且时间非常漫长,以数万年计。如果非要让植食性动物吃肉,让猎食性动物吃草、叶,说不定两者在几个月内都会种族灭绝,反而杂食性动物的生活习性相对容易改变,数年内只吃一类食物都没太大问题,最起码没有生存危机。猿类离开树栖生活,不是猿类乐意,是不得已,猿类直立行走不是猿类乐意,而是生存需要。

猿类依赖森林,依赖森林的果子、嫩叶和其他食物。不是猿类抛弃了森林,而是森林受气候突变抛弃了猿类,而且是非洲某地的猿类。大森林逐渐退却转移,草地逐渐替代,不是整齐划一的退却,大小孤岛的小森林、树林也很多,那些被遗留在小森林孤岛的猿类注定要面临着史无前例的进化历程。黑猩猩和大猩猩的祖先要么追随主体大森林而去,要么本身就在大森林里没有受到气候突变的影响。

非洲大草原逐步成型,大小孤岛的树林逐渐缩小,有的甚至消失。被大森林遗弃的猿类,会逐渐面对全新的生活环境,全新的生活方式,从树栖生活逐步过渡到地栖生活,这个过程都是以万年为单位来计。该地的猿类最终要遭遇几乎没树可爬的尴尬境地,怎样面对猎食动物捕食?怎样防御?怎样继续生存下去?这比还在森林里猿类需要进行更多的思索、思考。漫长的岁月,漫长的思考,正是这些不间断的思考,促使进化方向发生改变,大脑得到了更多更充分的进化,智力越来越多,最后有了智慧。

从树栖到地栖,在漫长的岁月里进行漫长的进化。地栖生活不能总是四肢前行,还得防御猎食动物,需要不断直立张望,还得频繁用前肢获取除果子、嫩叶外的其他食物,地栖生活就是实现直立行走的漫长过程。猿类直立着能看得更远,能尽早发现危险,要知道猿类也是食物链上比较重要的一环。

地栖猿类可没有太多的果子、嫩叶可吃,喝果汁更是奢望。除果子、嫩叶外的其他食物逐渐成为食物主要来源。思考其他食物,思考获得其他食物,如谷物类淀粉果实,块茎类食物,小虫,蜂蜜甚至鱼虾都会写进食谱。摘果子、嫩叶用前肢,能爬树就行,不用太多思考,然而获得其他食物却需要更多思考和思考制作简单工具去获得,严格讲工具是为了更容易获得。

地栖猿类直立行走的动因有防范危险,涉水抓鱼虾,频繁且简单的制作也使得前肢进化演化更快了,前肢要制作简单工具能更容易的获得其他食物,漫长岁月里,前肢后肢的功能出现明显分化和分工,前肢在长期分化、分工中,显得更灵巧,更适应制作,体现前肢的行走功能就退化,更加不适应配合后肢前行,诸多因素都在促进该地猿类直立行走。

狩猎是该地猿类另一基本生存技能,狩猎也需要直立,趴着可不行。狩猎是一个过程,距离有长有短,这意味着直立行走的距离也是有长有短,是从间歇直立到完全直立的一个过程。空手狩猎危险且几无收获,用石头掷是不错的想法,用打制石器更有效率,大小更能适合,将打制石器与枝条绑在一起的石矛扔得更远更准,防御性也更强,这一切都需要不断去思考。制作简单工具,包括石器、骨器,频繁不间断的思考,思索,让大脑与智慧成为主要的进化方向。生物机能有个特性,不断磨练的地方,功能越强,进化会越快。地栖猿类勤思爱学,才能够继续繁衍生息下去,不然我们现在都还会全身长毛,密密的,防雨防晒保暖。

智慧人类与其他生物,特别是动物,一直都在进化演化中。该地的猿类进化方向一定是转到了大脑和智慧上,大脑不断的思考,脑容量也一直在扩大,而相对的攀爬能力与利齿则逐渐退化了,这些功能用不上,根本用不上。该地以外的猿类其进化方向没在大脑和智慧上,而是身体其他部分,准确点是大脑与智慧方面进化得非常缓慢,也许几亿年过去了智力还是相当于人类幼儿园的大班,现在和以前则是小班或托儿所,因为大脑的高速进化需要不断的思索、思考,长期不间断的磨炼。

现在不要见到黑猩猩或猴类就称祖先、祖宗。不是哈,根本不是,论辈分顶多是哥们和姐妹,很远很远的亲缘那种。现在的黑猩猩也是和人类一样,经历了几百万年的进化演化,人类更是经历了几百万年的旧石器,万年的新石器磨炼,二者的经历完全不同,一个还是树栖,另一个已经是地栖,猿类才是二者共同的祖先。黑猩猩和猿类应该差别不大,相貌类似。猿类的某一个分支分别进化演化成黑猩猩,大猩猩,人类等。人类自身历史也有很多分支,中途灭绝的直立人类也有很多,直立智人才是直系祖先。

智慧的人类能够繁衍生息到现在已实属不易,繁荣昌盛,人人幸福,勤学,勤思,爱思考才是人类未来的方向。

黑猩猩红猩猩银背大猩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manyupianjians.com/zycj/1488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冀ICP备2021022604号-9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