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基因时钟,准确预测寿命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记者张梦然

你想过有一座“寿命时钟”,就藏在基因里吗?英国自然科研旗下《科学报告》杂志12日公开一项生物学研究,报告了一种利用基因标记来准确估算不同脊椎动物物种寿命的模型。这个“寿命时钟”筛选出了CpG位点(DNA上的短片段,其密度与寿命相关)的42个特定基因,以预测某脊椎动物物种成员可能拥有多长的寿命。

根据CpG密度和寿命位点估算寿命。图源:《科学报告》

在人们通常认知里,一个物种的最大寿命难以定义,而且物种之间还存在着巨大差异。过去的研究认为,最大寿命由基因控制,但是到目前为止,一直都没有发现造成这种差异的基因变种。

此次,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科学家本杰明·梅恩等研究人员,在构建模型时,采用了种寿命已知的脊椎动物的参考基因组,鉴定出了42个可能预测寿命的基因。他们发现,这些基因中的CpG密度对脊椎动物(包括已灭绝物种)的寿命具有较高的预测性。

研究团队以非洲象的基因组及其平均寿命(65年)为参照,利用模型估算出真猛犸象和古棱齿象的寿命为60年。以现代及早期人类和黑猩猩的基因组为参照,估算得出丹尼索瓦人和尼安德特人的寿命约为38年。研究还表明,他们的模型能够估算长寿物种的寿命,如平塔岛象龟和弓头鲸,由于这类物种的寿命通常超过人类,因此预测其寿命是一件具有挑战性的事。

除了对寿命进行估算外,研究人员认为,以上发现还有助于深入研究现存物种及已灭绝物种的生态学和演化、受威胁物种的保护以及可持续捕捞。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manyupianjians.com/zycj/134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冀ICP备2021022604号-9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