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稀罕血型,仅在我国江苏出现一例

引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很讲究血缘关系,这是一种因人类生育、繁衍而自然产生的关系,是与生俱来的。在我国古代占据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中,尤其看重血缘与人伦关系,讲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因此在三国时期曹丕陷害曹植时,才有了曹植《七步诗》中“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感叹。

我国古代虽然认识到了血缘的重要性,知道不同家庭之间的血缘不甚相同,也有着一些应用,例如用“滴血认亲”来检验血缘关系。这种发明于三国时期的血缘检测方法,直到现代才被指出缺乏科学依据。这种方法之所以缺乏不科学,是因为红细胞破裂才会导致血溶于水中,若是尚未破裂就不会相溶。

▲古装剧中的滴血验亲

01

另一个不合理之处就是人的血是否相溶与血型有一定关系,但血型种类是固定的几种,且即使是亲子关系血型也未必相同。血型发现于年,免疫学家卡尔·兰德施泰纳发现了不同红血球上抗原物质不同,由此他划分了最基本的ABO血型系统。后来经考证发现,最早人类都是O型血,随着不断进化发展出了A型和B型, 发展出AB型,期间经历了百万年之久,所以有科学家预言未来会出现C型血。

血型系统至此远未完善。年兰德斯坦纳在做动物实验时,发现恒河猴和多数人类体内红细胞上都存在Rh血型抗原物质,由此划分出Rh阳性血和阴性血。我国大部分民族中Rh阳性血占比都有90%以上,阴性血总体占比仅有0.3%左右;欧美白种人中阴性血占比约有15%。阴性血者无法接受阳性血血液,因此珍稀的“熊猫血”血型者——AB血型Rh阴性血拥有者,无法接受其他任何血型的人输血,而这种人在极少数的Rh阴性血拥有者中,都只占到十分之一。

▲Rh阳性血照片

02

随着探索的不断深入,不仅新发现的血型系统越来越多,人类也开始探索动物的血液。在已经研究过的动物中,许多灵长类动物有着同人类相似的ABO血型系统,如黑猩猩全部为A型或O型血,猩猩全部为B型血等。其他哺乳动物也有自己的血型系统,如鸡、狗等常见家畜有着各自的血型系统。

关于血型的探索有着极其重大的临床意义,以往可能因大出血而有生命危险的病人现在大多能够救治成功,因血型配对不成功导致的悲剧越来越少。医院都会配有血库用于救治急需输血的病人,同时在安全消 的条件下,各国都会鼓励人们献血。血型系统也越来越完善,除了常见的ABO系统和Rh血型系统外,还有MNS血型系统等,共可以统计出三十多种血型。更有一些血型因在做实验的时候并未提取到,很可能还没有被发现。

▲献血照片

03

年,江苏南医院做产检,医生为防止孕妇生产时大出血,而做了一个血液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医院发现这位准妈妈的血型十分特殊,便将其送至江苏省血液研究中心。经过一系列严格检测后,研究人员发现她的血型中发生了突变,产生了A型血的变体——A3亚型,这还是国内 例。

这种血型出现的概率非常小,在所有拥有A型血的人中出现概率都不到万分之一,事实上这在世界范围内也是 例,可以说比“熊猫血”还稀罕,国际基因库已经将其收录在册。

▲正在抽血的孕妇

血型的罕见为这位准妈妈带来了一些不便之处,由于世界范围内还没能找到第二人拥有与她完全一致的血型,她只能在身体健康时事先抽取足量血液备好,以备不时之需。

在学习生物知识时,我们已经对基因突变有了一定的了解。在遗传或者体内细胞进行分裂时都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虽然基因突变的概率不高,但在各种生物内部普遍存在着,大部分突变不会在短期内对生物产生明显影响,血型突变则更加稀少。不过一般在进行骨髓移植、输血、放射性治疗后,血型会在短时间内发生一定改变。有些血型的改变可以让人更适应环境,这也是自然选择的一部分。

▲对血液进行医学检验的研究人员

结语

严复在《天演论》中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翻译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我们不可控制的基因突变过程中,突变其实是少利多害的,如江苏这位准妈妈血型的突变就不算是向有利的方向突变。不过我们在社会中生存时,却可以选择学习更适应社会的“有利的”技能,让社会上的“物竞天择”让步于“人定胜天”,用自己的智慧解决生活问题。

参考资料:

《天演论》

《七步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manyupianjians.com/zycj/1294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冀ICP备2021022604号-9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