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度不到1厘米现今全球最薄笔电Acer
技术不断更新迭代让大部分电子产品都走向了轻薄化的趋势,不论是电视机、笔记本电脑、平板还是手机,薄的东西特别是电子产品总能让人产生视觉或者触觉等感官上的艺术美感。例如之前最薄的MacBookAir,推出之时简直可以用“惊艳”来描绘。
但苹果刚起了个头,很快就被其他传统笔记本品牌所超越,年HP推出过一款厚度只有10.4毫米的HPSpectre,然而这个记录才保持了几个月,又被今天评测的主角AcerSwift7超越——厚度只有9.98毫米。
Acer蜂鸟Swift7大体配置为:Intel七代KabyLakei5-7Y54处理器,8GB内存,GBSSD,第5代康宁大猩猩玻璃的P屏幕,%sRGB色域,全金属机身,双天线设计,支持杜比音效,2mm左右的键程,mAh的电池,整个机器采用无风扇设计,铝 一体成型机身,仅重1.1kg。厚度仅为9.98毫米的Swift7是目前全球最薄的笔记本没有之一,如此轻薄让人惊叹Acer是如何设计这款笔记本的,轻薄的背后是否又会有一些性能或者设计上的牺牲?本文即将为读者解读这款产品,相信答案尽在其中。
配置表:
外观设计A面:
Acer蜂鸟Swift7采用的全金属机身设计,机身用CNC工艺进行切割打磨,再对金属表面进行喷涂不同的颜色,实现黑色与金色搭配的效果,就外观的配色而言,个人认为黑金色搭配沉稳中又透出一丝奢华,不管在商务场合还是咖啡厅,气质都 能Hold住全场而又与众不同。
细节方面我们先从A面讲起,金属A面只有正中间有金色的AcerLOGO,显得比较简约,黑色磨砂的表面处理手感很滑爽,但黑色相对银色更容易粘上指纹油污,所以平时需要小心呵护才能保持常新。
由于全金属机身会造成Wifi、蓝牙信号无法溢出,所以在A面顶部设计了一条黑色的压条,塑料材质能够保证接收到信号,但这条压条的存在也多多少少让整个A面缺少了一点浑然一体的感觉,只能说凡事不能两全其美吧!
金色的屏轴设计很简约,Acer巧妙地将电源指示灯也放在了屏轴上,当打开屏幕时,依然能够观察到指示灯。
屏幕键盘
现在游戏本杀价配TN屏,高端轻薄本配高素质IPS屏似乎成为了行业大体的趋势,Acer蜂鸟Swift7作为一款超极本也不例外,采用了一块高素质的IPS色域13.3英寸镜面屏幕,屏幕周围的边框厚度虽然没有XPS15那样薄到惊艳,但相比大部分笔记本的“跑马”边框还是要好的多。
屏幕顶端配备了摄像头,用于声音采集的2个麦克风孔位于屏幕下方。
通过SpiderElite5测试,这块屏幕NTSC色域高达69%,实测sRGB色域达到97%,实际显示效果相当不俗。
为了尽可能减少厚度,Swift7在键盘设计上必须做到不能“拖后腿”,首先得把背光砍去,之后则是尽可能保留键入的手感,以实际使用来看,2mm左右的键程段落感还是非常清晰的,并没有因为机身的轻薄而牺牲太多的键盘舒适度。
Swift7触控板非常宽大,长宽比例与16:9的屏幕接近,滑动时能提供不错的有效使用面积。
接口
从实际厚度来看,机身不带屏幕的厚度只和一台iPhone7Plus相当,在这么薄的机身上要配备标准USB接口显然是不可能的,于是在接口上Swift7仅配备了2个USB3.1TypeC以及一个耳麦接孔。
其中靠近机身后部的USB3.1TypeC还兼顾连接电源适配器的重任,也就是说如果插着电使用,用户实际能用的接口只有一个USB3.1TypeC。
好在附件中Acer提供了TypeC转标准USB口的连接线,建议办公使用将这个宝贵的USB口连接一个USBHUB扩展尽可能多的标准USB口吧!
很显然为了机身的轻薄,Swift7在扩展接口的数量和种类上都必须做出妥协,只能说为了机身的轻薄美观,这点牺牲在所难免呐!
拆解
▲Swift7的拆解很容易,只要拧下D面的所有螺丝即可推开盖板。
▲内部近2/3被电池占据
▲电池容量mAh
▲固态硬盘,规格,非常见的,如需替换请注意长度规格。
▲高通无线网卡
▲无风扇设计,散热器为一片全覆盖CPU的铜片
▲D面相对应位置也有铜箔覆盖,能够将CPU上的铜片热量带到D面,进一步增强散热
看完了外观和内部拆解,我们再通过性能测试来看看Acer蜂鸟Swift7能达到怎样的水平。
硬件信息
CPU:英特尔第七代酷睿i5-7Y54处理器,基于14nm制程,核心代号为KabyLake-Y,采用双核心四线程设计,默认主频为1.2GHz,支持睿频至3.2GHz,3级缓存4MB,TDP为4.5W。Y系列属于超低电压处理器,其实也就是上一代命名为Corem5/m7的延续型号,只是到了这一代直接改头换面成了Corei5/i7,我只能说英特尔这波文字游戏玩的~。板载DDR3-MHz双通道内存,对于这类超轻薄本无法扩展内存。
显卡:i5-7Y54处理器集成HD显示核心,GPU核心频率MHZ-MHZ,支持directX12.0。 版的GPU-Z居然依然无法识别出这颗GPU。
网卡:高通创锐QCA61x4A.11ac双频带(2×2)无线网卡
显示屏:屏幕来自于奇美CMN,x分辨率下刷新率为60Hz。
磁盘:金士顿RBUSNSS3GG,M.2规格,要比普通的短,速度支持SATA6GBps。
电源适配器:45瓦充电器由台湾光宝代工,重量仅xx克,并且支持5/12/20V三种自适应输出电压,再加上输出为TypeC接口,这也就意味着可以为配备TypeC接口的手机如笔者的一加3直接充电。
性能测试
▲CPU——SuperPi:1M位耗时13.秒
▲CPU——Fritz国际象棋:每秒千步
▲CPU——CinebenchR15:单核cb,多核cb
单单从处理器性能来看,i5-7Y54相比自家大哥i5-U在多线程性能上还是有一定差距,但运行主流应用区别并不会太大。
▲整机性能——PCMark8:Home跑分分
▲整机性能——娱乐大师:总分
▲显卡性能——3DMarkFireStrike:分,至于HD集显的性能看看就行
▲续航能力——PCMark8:经过测试最终获得5小时27分钟,测试选择的是Homeaccelerated,模拟用户常见的网页浏览、写作、照片处理、视频聊天等真实应用,作为一款超轻薄笔电Swift7的续航还是相当给力的,基本能够满足一整天的使用。
▲磁盘:自带的金士顿SSD性能不俗,绝非市面上那些读快写孱弱的货色可比,顺序写入可达到MB/s,顺序读取MB/s,4K随机读写性能也相当不俗处于主流水平,给整机的流畅性带来保障。
▲空载温度
▲满载温度
散热测试:空载时CPU维持在50摄氏度,双烤满载10分钟的情况下,CPU维持在60摄氏度左右,但CPU频率只在0.8GHz-0.9GHz浮动,利用率也无法跑满只维持在50%上下,个人感觉温度控制稍稍保守了一些,整机保持较低温度一定程度上限制了CPU满负荷运作,满载时键盘、触摸板操作区域几乎感受不到热量。
评测总结:Acer蜂鸟Swift7是目前全球最薄的笔记本,它有着全金属材质外壳和漂亮的外观,相信仅凭颜值就可以获得不少消费者的喜爱,在整体性能方面Swift7对于中度办公用户而言性能是足够的,虽然采用的是无风扇设计,但整机的发热量归功于i5-7Y54处理器控制的很好,同时又有着出色的电池续航能力。在全球最薄的背后也仅仅牺牲了USB接口和键盘背光,元的售价也显得诚意满满,适合对笔记本性能要求不高但对颜值极为挑剔的时尚人士选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aomanyupianjians.com/zycj/11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