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团民间故事修筑中巴公路故事
一块瑞士表
年4月,根据中巴两国的有关协议,兵团组建了援巴筑路工程指挥部。农一师成立了工程二支队,下辖两个中队,集中在师招待所学习有关涉外 策、纪律以及巴基斯坦的民风民俗。6月份开赴喀喇昆仑山腹地的深山峡谷,开始了艰苦卓绝的筑路施工。
农一师筑路地段属亚热带河谷气候,干燥少风,酷热难耐,特别是苍蝇,成群结队,见缝就钻,帐棚四周爬得黑压压一层。他们10个人住一顶帐棚,空间狭小,晚上热得无法入睡,就反复在铺下石头上浇水,直到后半夜才能躺下。同时,山上野狗多、 狼多,满山遍野跑。这里的野狗部分是家犬,部分是牧羊犬,每天夜晚就到筑路部队住地寻觅食物。另外,这里的狼也与众不同,浑身 毛,体形矫健,兇狠无比,腮帮上长有 白相间的长毛,一发怒就竖立两侧,让对手不寒而栗。当时,由于施工任务紧张,部队没有理会这些“不速之客”。支队只是要求关紧门窗,晚上解手必须结伴等。使它们胆子越来越大,大白天也经常在驻地四周窥视、游荡。有一天傍晚,二中队的张福祥正弯腰专注的在便桥上勾鏠,一只硕大的 狼忽然从背后袭来,一口咬住他的脖颈不放,后经几位工友奋力抢救,才赶走 狼,而张师傅却倒在血泊之中。中队组织人连夜把他送到医院,医生说:“伤口并无大碍,可怕的是这支狼患有狂犬病,张师傅要住院治疗。”
第二天,巴方专家组联络官率附近部族医院看望张师傅,说这支狼已经咬死了两位村民和一个女孩,是附近山里一害。
一天早饭后,二班副班长李根海正在一块石头后解手,忽然那支 狼呲牙裂嘴向他扑来。他大喊一声“ 狼来了!”撒腿就跑, 狼紧追不舍。他手捡石头,边砸边退,眼看就到悬崖边上,身后就是波涛汹涌的印度河。这时候,中队的工友赶来了,跑在最前面的是陕北小伙儿霍保镇。他日常喜爱体育,会吹笛子,散打摔跤,身手不凡。只见他手执一根长撬石头的钢钎,两眼圆睁,怒气冲天,嘴里骂道:“你这祸害,今天就是你的死期!” 狼兇像毕露,满脸 毛根根乍起,一弓腰,平地跃起一人多高,直向霍保镇咽喉扑来。说时迟,那时快,好一个霍保镇,瞄准时机,憋足平身力气,舒展双臂,横向一击,如一道闪电,将 狼劈翻在地。工友们一涌而上,铁锨、十字镐、棍棒齐下,直到这畜牲一命呜呼。
部族长老和当地村民闻讯赶来,长老抚须大笑,连说:“阿卡!阿卡!”(意好、好!);村民们也喜形于色,高喊:“金大巴、金大巴!”(意中巴友谊)。
年终总结会上,支队奖给他一块瑞士产“山多斯”手表。他爱不释手,一直戴了20多年。
后来,霍保镇把表捐给了阿拉尔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让后人知道表的故事。
收集整理: 师董长安
编辑:新疆兵团民协陈平
(图片选自网络)
顾问:熊红久赵光鸣孤岛赵英秦一
主编:心悦
副主编:白梅
编辑:西北望隆回四海纵横
主播:温晓萍王丽楠贾安合马踏飞燕
周静墨志李新泉轻言细语、杨佳妮
《丝路听雪》投稿须知
1、本平台只刊原创作品,题材不限(诗词、散文、小说、篆刻、字画等)。现代诗歌3首以上,古诗词5首以上。散文千字左右,不限篇数。来稿请附字以内个人简介及本人高清照片3张。
2、投稿邮箱
qq.转载请注明:http://www.aomanyupianjians.com/ydjl/6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