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岗敬业典范杨建平李梦桃,兵团的
李梦桃,这是一个让兵团骄傲的名字。
我 次“认识”李梦桃是年,那一年兵团出版社成立不到一年,正好要出版宣传部的书《感动兵团人物》,李梦桃这三个字便印在了脑子里,随后我自己编撰的《不辱使命?铜墙铁壁》又记录了李梦桃的事迹,于是李梦桃的形象逐渐完整地、立体地呈现在眼前,多年来挥之不去,一提起李梦桃,上海知青、医生、北塔山,以及李梦桃那张穿着 大衣、挎着药箱、骑着马的照片这些标志性符号便一一闪现……
李梦桃已退休多年,应该颐养天年了,不曾想李梦桃昨日来 校做报告,我也没曾想会亲聆李梦桃的报告。各种报告听得多了,不过是左耳进右耳出,没留下什么记忆,因为不是假大空就是言不由衷,但李梦桃的报告,我不仅从头听到尾还时不时用纸巾擦着眼角。两个半小时的报告,不可谓不长,没有真情实感也讲不了这么长,没有真情实感,我也不会老老实实坐在那。
李梦桃讲了很多,但有两个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个是他初上北塔山遇到一位难产产妇的故事。年,才学了点医护知识的李梦桃,便踏上了北塔山牧区的巡医之路。一天一个年轻的哈萨克族小伙心急如火地找到李梦桃,说他妻子要生产了,请李梦桃去接生,李梦桃二话没说就与他骑马而行,大 了 十公里山路到了他家,他家在一个山角下,孤零零就他一家。他家是一个移动的毡房,毡房很破旧,光线很昏暗,借助手电光李梦桃看见地上躺着一个女人,身下的地毯上已有血了,可见孕妇疼痛难忍,在地上打滚。看着眼前痛苦的孕妇,李梦桃不知如何是好,他是儿科医生,就是儿科技能也是初级水平,怎么办,医生的职责让他不能犹豫,一家人的眼晴都望着他,一家人的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李梦桃没有退缩,迎着挑战而上。尽管使出浑身解数,还是没能保住大人的生命,看着一条生命在自己手中消失,李梦桃为自己的医术的不高而自责,而伤心。眼泪忍不住流下来,哽咽的声音像钻心的痛刺着李梦桃的心。尽管男主人拍拍李梦桃的肩,宽慰他说,不管怎么说还是把儿子救了下来,可李梦桃依旧伤心不已。
年,李梦桃刚22岁,一个22岁的青年就经历了人生如此重大的考验。22岁的我们在干嘛?更多的人还在读大学,还在做着青春梦,而李梦桃却要独自一人顶着巨大的压力,承受生命的重托。这是一次生命的洗礼。李梦桃被牧民的信任所感动,牧民也被李梦桃的勇敢所感动,这是李梦桃 次与哈萨克牧民心与心的交汇,也是一次无言的约定,李梦桃从此要把一生锁定在北塔山。
48年过去了,讲到这个故事,李梦桃流泪了,我也流泪了,被故事里的人和事感动了。
另一个故事是李梦桃被救的故事。那是一个风雪天,李梦桃从一个牧区巡诊完要去下一个牧区,飞扬的雪花弥漫于天地间,不辨南北的李梦桃艰难地行走在齐腰深的积雪中。平时健硕的那匹蒙古马,此时也失去了往日的英武,陷在雪坑中,李梦桃又饥又困,眼皮不时合上,李梦桃意识到了危险,如果没有牧民来,他将无法获救。下一牧区的牧民没有等到李梦桃,他们知道李梦桃肯定出事了。于是,几个牧民骑马沿李梦桃巡医的路线寻找,终于在一处雪窝找到了李梦桃。牧民把冻得失去知觉的李梦桃抱进自家毡房,给他盖上棉被,给他做一碗手擀面。
70年代正是困难时期,每人每月的口粮是定量的,一个成年人每月粗粮占90%,细粮只有10%,细粮都舍不得吃,留着过年才吃。哈萨克大妈将仅有的细粮给李梦桃做了一大碗面条,虽然面条没有星点儿油水,但李梦桃吃得却是那么香,这是他平生吃的 吃的面。哈萨克大妈慈祥地望着他,就像端详自己的儿子,那一刻,李梦桃仿佛看到了母亲,母亲就坐在他的面前,李梦桃的眼泪顺着脸颊淌了下来,他感到孤独,感到无助,若大的北塔山就他一个上海知青,思乡之情向谁倾诉?此刻,哈萨克大妈就是他的母亲,他和哈萨克大妈紧紧拥在一起,所有的委屈、困难、伤心顷刻间消失于云霄,他和他们瞬间融为了一体,血脉相连,心灵相通。
李梦桃再一次被感动,那是来自心灵深处的感动。有多少人不止一次地问李梦桃,为何能在贫困的北塔山坚守36年,这个问题我也同样思考过,听了李梦桃的报告,我有了答案,那就是在李梦桃的人生节点上,他被真实地感动了,那种感动不是言语而是无声的行动。哈萨克牧民和李梦桃的故事虽不足以惊天动地,却让他们感受到了彼此的真情,正是这种原始的、朴素的情义,让李梦桃割舍不下这里的牧民,还有这里的山,这里的水……
其实,感动就在我们的生活里,只是我们没有静下心来用心去体验,去感触。
感动无时无处不在,收获感动也是一种成长。
(.3.27)
(图片选自网络)
作者简介
杨建平,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现为兵团 校教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版社副总编辑。新疆五家渠市迎宾路号。;邮箱:
qq.北京中科医院爆光白癜风早期能治好吗转载请注明:http://www.aomanyupianjians.com/ydjl/2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