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看世界最大的吴哥寺萨沙柬埔寨之旅第2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作者:萨沙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带你看世界最大的吴哥寺:萨沙柬埔寨之旅第2天小吴哥、女王宫萨沙在柬埔寨呆了好几天,因文章篇幅所限,我写在3天内。对于暹粒这种古文化城市,细细的玩可以玩上一个月。可惜萨胖是劳碌命,哪里有这种时间。在柬埔寨的第二天,下了一场大雨。同其他东南亚国家一样,这里有雨季,旱季的时候雨水则很少。大家看看,暹粒有类似我国云南的红色泥土。红土是一种亚热带森林中的土。它由碳酸盐类或含其他富铁铝氧化物的岩石,在湿热气候条件下风化形成。这里的森林非常多,下雨以后立即变得很潮湿。这种天气,中国北方人很难适应。也许这就是,中国大军从没有攻打过柬埔寨的原因。其实,两国距离的并不是很远。尤其是高棉王国鼎盛时期,老挝也是它的领土,几乎同中国接壤了。今天的第一站,就是大名鼎鼎的吴哥窟了。吴哥窟又叫做小吴哥,吴哥寺,是一栋规模非常大的寺庙。高棉王国时期,柬埔寨人兴建城市总是以神庙为核心。在他们看来,人只是神的子民,必须充分神明才能获得保佑。当时国王苏利耶跋摩二世将暹粒定为首都,修建了这个吴哥寺。这是印度教的神庙,也叫作“毗湿奴的神殿”。为了修建吴哥寺,柬埔寨人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仅仅民夫有用了数万人,建设工作用了30多年时间。至今,这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寺庙。很美吧!很高的几座都是神庙的塔,一共有五座。这里完全用石头制成,使用了万块以上的石头,大的石头重达8吨。然而暹粒附近没有什么多石料,推测是通过洞里萨湖水运过来的石料的开采地点,距离暹粒有几百公里距离。单单水运的费用,就是天文数字。既然神庙是柬埔寨人对神表示敬意,那么再多的钱也应该承受。路遇一只小黑猫。大家注意,它是基本没有尾巴的,是短尾猫。开始萨胖以为猫尾巴被汽车压断了,然而后来我连续看到几只类似的猫。这应该就是类似于马恩岛猫的短尾猫,生来就没有尾巴。这也能说得通。以往的猫需要爬树躲避大型动物的追杀,还要在树上来回走动,长尾巴就是必须的。然而,柬埔寨的森林灌木非常多,猫只要及时钻入灌木丛,就可以躲避敌人的追击,无需爬树。柬埔寨的动物很多,也许印度教和佛教国家都是这样吗。这里街上满街的猫狗,牛马,鸟类,猴子甚至大象。在高棉王国时期,国王每年都要亲自来小吴哥拜神,这里每年都要修缮。15世纪强悍的暹罗人攻破暹粒,杀人放火,掠人为奴隶,柬埔寨人被迫放弃了这里。这也不是暹罗人第一次进攻,14世纪后期就有好几次。为什么柬埔寨人打不过暹罗人?其实扶南王朝时代,柬埔寨人经常学习暹罗人。不过,到了14世纪,情况就逆转了。柬埔寨最大问题是人口比较少。当时的王国心腹地区暹粒平原,虽富饶,毕竟可以用土地面积有限。鼎盛时期,这里只能养活80万人口。相反,暹罗因为国内土地很多,粮食产量很大,人口保持数百万的规模。今天泰国万人口,柬埔寨才1万。民族人口相差很大,战争当然一边倒了。暹粒距离暹罗太近,直线距离只有多公里,对防御很不利。柬埔寨人最终只能迁都高数百公里外的金边。小吴哥由此废弃,成为一片废墟。这里的阿普沙拉女神壁画栩栩如生,在今天仍然保存完好。这种壁画浮雕,在小吴哥大约有2千多个,还有刻有描述古代印度神话故事的浮雕。阿普沙拉女神,是神中的舞蹈者。传说在修罗和阿修罗搅拌乳海时,从海中升起了阿普莎拉女神。她们光彩照人,婀娜多姿,发型各异,脸上带着浅浅的微笑,是天生的舞蹈者。在吴哥的很多角落,都能看见她们美丽的身影。整个小吴哥都有这种大幅的壁画,非常精美。这些壁画主要讲述印度教的神话故事。萨沙之前也说了,该国有着0年信仰印度教的历史,后来才改信仰佛教。关于这些壁画,引用官方的资料即可:每幅浮雕高二米余,长近百米,全长达七百余米,绕寺一周。这些浮雕手法娴熟,场面复杂,人物姿态生动,形象逼真,且已采用重叠的层次来显示深远的空间,堪称世界艺术史中的杰作。小吴哥所在的暹粒,本来叫做吴哥。而暹粒这个名字,就是征服了暹罗的意思。15世纪暹罗人几次占领暹粒,但后来缅甸人攻打暹罗,暹罗的国王都被杀了。柬埔寨人乘机反击,打跑暹罗军队,收复暹粒,从此将吴哥改名为暹粒。只是好景不长,很快暹罗人又杀了回来。到二战爆发之前,暹粒直接通过条约成为泰国领土。暹粒的毁灭,仅仅是暹罗人的进攻?当然不是了。上图是小吴哥的全貌,是个四面有水和森林的独立寺庙。小吴哥是寺庙,大吴哥才是城市。柬埔寨人只是在小吴哥祭祀,但生活还是在暹粒的大吴哥城。早在暹罗人攻打之前,高棉王国已经很衰落了。科学家认为,高棉王国出现了严重的生存问题,主要是人口增长和农业发展的速度差距太远。本来暹粒距离洞里萨湖很近,这里有很多河流湖泊,柬埔寨人又修建了大量的输水渠,农业非常发达。然而,因为农业产量很高,柬埔寨人开始大量生育。人口这种东西,一旦高速增长,速度是很惊人的。而暹粒附近都是大片的原始森林,土地面积有限。结果就是,人口暴增,却没有足够的粮食,导致出现大面积的饥荒和内乱。高棉王国只得鼓励人民开荒。当时技术落后,依靠刀耕火种烧毁森林开荒,速度非常慢(烧毁后土地还要等上3年才能用),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暹罗人杀过来之前,高棉王国已经很衰败了,人民向全国各地逃散以求活命。进入小吴哥的主建筑物,就是很多石头建造的正方形的水池,叫净身水池。同所有宗教一样,任何人祭祀之前必须洗干净身体,以表示对神的尊敬。这个水池是专门为国王和高级官员准备的,普通老百姓是不能使用的。有意思的是,水池很大也很高,目测至少也有1米7高度。柬埔寨人个子矮小,下池恐怕就要没顶,岂不是要淹死?也许,水池只是装水半满而已!普通的平民和低级官员,也有专门的水池给他们沐浴。每年的大祭司时,有超过1万人来到大吴哥,单单洗浴场面就很壮观。这就是小吴哥最高的一座塔,成金字塔形状,据说是仿造印度教传说的须弥山建造。小吴哥就是印度教中理想的天堂!宝塔位置高,距离神灵更近,是祭祀的场所。每年高棉的国王带着高级官员,亲自爬上高塔,进行祭祀。国王苏耶跋摩二世时期,他花费三十多年建造小吴哥。最终小吴哥还没有修建完毕,国王就去世了。他的遗骨埋在神殿中,被当做神来供奉。看看,这座高塔的楼梯是非常陡峭的,倾斜度极高,大约是70度。而柬埔寨国王是终身制,直到死亡才会真正退位。即便七老八十,国王也要亲自去爬上去,这是虔诚的表现。这种攀爬很危险,据说近代一名法国外交官的夫人,就曾失足跌落,最终重伤不治而死。为了安全起见,这里修建了木头楼梯,还是很陡峭,有10多米高。如果失足,性命肯定保不住。大家注意看,萨沙这张照片中基本都是中国游客。这里也有一些白人游客,数量有限。写到这里,萨沙又想到一件搞笑的事。萨沙站在楼梯边拍了几张,一时没有下楼。身后大叔等了10秒钟,不耐烦了。他用一口纯正的南京话说:干嘛丝不走啊?危不危险啊?小伙子(萨胖顿时心里一喜)莫迪是古!话说,有多少南京人来这里玩?从高塔上往下看,俯视小吴哥了。这里萨沙就想到了中国和外国的区别。大家注意,中国人修建的建筑物,除了长城这种防御工事以外,大部分都是木质的,而不是石头。木质建筑物住起来很舒适,材料容易得到,建筑费用低,很实用。然而,木质建筑物的老化很快,比如紫禁城每几十年就要大规模修缮。同时建筑物容易被火灾破坏,一把火就烧光了。相反,包括柬埔寨在内的很多外国人,主要建筑往往采用石头。石头建筑物住起来很不爽,造价高昂,建筑难度大,材料很难获得。总之,就是费时费力还不舒服。然而,石质建筑寿命很长。以小吴哥为例,建筑物接近千年,又没有正儿八经的保护,仍然保存的很好。你说小吴哥为什么不用木头建造?明明周边都是森林,木材要多少有多少。还不是希望这个建筑物世世代代,流传下去。洋人有这个意识,我们则看不了这么远。从小吴哥出来的时候,萨沙看了很多壁画,主要是柬埔寨古代传说和印度神话。然而,我一眼就看到了刻在上面的中文。诚然,这些是繁体字,应该不是中国大陆游客所为,终究是华人干的。之前在埃及卢克索神庙,萨沙看到过中文写的“到此一游”,现在柬埔寨吴哥窟又有名字。中国的素质教育,还要持续几十年吧。从小吴哥出来的时候,看到了一件搞笑的事情。小吴哥这里有很多猴子,主要生活在周围的树林里。晚上他们把这里当作家,白天也一样在寺里四处溜达。柬埔寨人信佛不杀生,也不会活吃猴脑,猴子们丝毫不怕人,甚至会欺负人。当时,在萨胖前面大约15米的地方,走着个韩国妹子(猜猜我怎么知道她是韩国人的)。妹子单身一人,穿着长裙子,个子不高,人也瘦弱。她提着一个布包,匆匆忙忙的走。突然之间,路边冲出一只很肥胖的猴子,几乎有红毛猩猩大小。这猴子力气很大,一把就将妹子的布包抢走了。随后开始翻找,估计是看看有没有吃的东西。妹子被这一吓,脸色苍白,连退好几步。也许包里有手机、护照这些贵重物品,妹子鼓起勇气想要去抢回来。谁知道,胖猴凶的狠,龇牙咧嘴的做凶样,爪子还乱挥。就在妹子没办法的时候,跟着萨沙的柬埔寨小伙两步走上去,在胖猴面前用力跺脚。胖猴一惊就丢下包,转而对着小伙呲牙。妹子很机灵,赶忙捡起包跑了(跑得飞快,连句谢谢都没说)。见包没了,胖猴也悻悻的走了,人猴大战就此结束。柬埔寨小伙这么说“这些猴子最坏了,专门袭击瘦小的女孩,有时候还掀裙子呢。不过,它们不敢招惹男人,更不敢招惹本地人。”话说,猴子怎么识别是不是本地人,就看是不是黑皮?第二站是女王宫了。在暹粒就是看石像,石庙。开始第一二天,游客们都很兴奋。然而看3天以上,审美疲劳了,看什么石像都觉得一样的。女王宫距离荔枝山不远,同其他的石窟有所不同。据说这是女人雕刻的,浮雕和石像都非常秀丽精美。女王宫门口看到几只鸡!鸡妈妈带着小鸡,到处乱跑。柬埔寨这里养鸡,同我们之前一样,都是散养。白天将鸡放出去,到晚上才回到鸡窝。这里都是森林,各种小虫很多,鸡不缺少食物。所以柬埔寨的鸡肉很好吃,也是纯天然没有污染,可惜鸡都很瘦。女王宫就是看雕刻。这里和其他地方完全不同,石料都是一种粉红的石头,不知道哪里开采的。这里所有的墙壁、立柱、门楣,都是连片连片的浮雕,没有一点空隙。这些浮雕,和暹粒其他建筑有着明显的不同。它们的造型繁复圆润,线条纤巧柔美,不像是男人的手笔。一般认为,这都是柬埔寨女工匠雕刻出来的。大家主要看,手法多么细致,不知道花费了多少心血,甚至是几代女工匠合力完成。这里还有很多残缺的神像。柬埔寨的建筑物,大体保存还是比较好的。主要吴哥窟毕竟距离今天只有几百年时间,不是非常久远。石头建筑物很坚固,毁坏程度有限。当年暹罗人杀过来以后,也没有破坏这些建筑物。因为当时柬埔寨已经流行大乘佛教,小吴哥也被作为佛教用处。主要暹罗人也信仰佛教(小乘佛教),当然不敢破坏吴哥寺了。要他们学习项羽那样放一把火,烧掉三百里阿房宫,今天也没有柬埔寨的巨额旅游收入了。这些精美的浮雕,相当漂亮。多发一张给大家欣赏欣赏。话又说回来,这也没什么了不起。大家有兴趣去我们江南的乌镇、周庄看看。大户人家的浮雕,比这还漂亮。古代高棉人是使用梵文的。扶南国时代,也就是公元68年开始,这里官方文字都是梵文。随着印度影响力的逐步失去,梵文没有人看得懂了。到了真腊王国时代,也就是公元6世纪以后,柬埔寨碑文逐步变为古高棉文字。古高棉文字不是梵文,仍然来自于印度某些民族的文字。随后0多年,柬埔寨文字有超过10次变化,到了近代又受到法语影响,面目全非了。今天的柬埔寨人,看不懂梵文,也看不懂古高棉文字。这些石碑写的是什么,柬埔寨人也不知道。今天的最后一站,就是洞里萨湖了。洞里萨湖也叫作金边湖,它的地位很像中国的长江、黄河,是柬埔寨的母亲湖。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长度高达多公里。它从西部的暹粒为起点,向东一直到首都金边。这个湖是柬埔寨最主要淡水来源。没有它,也就没有柬埔寨。有意思的是,洞里萨湖时大时小。在雨季,洞里萨湖的面积非常大,比旱季扩大5倍之多,水深平均超过9米。即便大型运输船,也可以在湖上随便航行。然而,在旱季的洞里萨湖,平均水深只有不到1米,不能行驶大船。大家看,很多渔民在这里捕鱼,水只到他们的膝盖。洞里萨湖虽大,宽度很窄,最宽不过多公里。这里有很多鱼虾,很多渔民以此为生。其中,还有一些当年从南越逃来的难民,顺水飘到柬埔寨,用船只建立了水上的小村。他们没有柬埔寨国籍,越南也不承认他们是本国公民,结果就成为了无国籍的人。他们的生活一度很凄凉,连吃饭都有困难。好在国际社会发现他们以后,洞里萨湖也搞起了旅游业,这些难民生活才有一定保障。看看,很小的孩子也带着蟒蛇来和游客拍照,赚一点小费。虽艰苦也总比做柬埔寨雏妓要好吧。同行大姐告诉我,十多年前她来暹粒,发现不少景点都有一群12岁左右小女孩。白人男性游客一来(当时游客还很少),她们就围上去拉手拉脚。大姐开始还以为是推销土特产的,倒是奇怪为什么不来拉她。后来,大姐才知道:这些都是雏妓,将白人拉到他们村子去交易的。他们这么做,主要还是极度的贫穷。柬埔寨人每家都有很多孩子,十多年前连吃饭都困难。当时内战还没有彻底停止,这些小女孩为了基本的生存,只能做这行。除了出卖身体以外,她们也没有别的办法。现在柬埔寨经济发展很快,雏妓基本不存在了。大家注意,这个小朋友的帽子上有美国国旗,也许表示了他们内心的一种思想。这是人工养殖的鳄鱼,以往洞里萨湖里就有鳄鱼。只是时代不同了,今天柬埔寨野外已经没有鳄鱼了。为啥?以往柬埔寨人口只有多万,今天已经高达1万。就这么一个小国来说,人口已经不少了。这种人口密度,不太可能有野生鳄鱼。说实在的,中国北方人,包括萨沙这种江南人,对于柬埔寨的气候是比较架不住的。要说南京夏天也是炎热加潮湿,相比柬埔寨就是小巫见大巫。这里雨季基本雨就停不下来,到处都是湿漉漉的,人非常不舒服。旱季则是高温酷热,阳光强烈,出门就晒得要命。柬埔寨人普遍的黑皮,诚然主要是基因决定,但多少也受到日照的影响。柬埔寨的旅行,准确说应该是暹粒的旅行,就这么结束了。晚上,萨胖去这里的大型免税店买东西。店员是个华裔女孩,一看就是柬埔寨人不同。其实,早在宋代这里就有华人居住。很多华人下南洋,跟随船只到达越南、柬埔寨的港口,由此定居下来。古代柬埔寨人口稀少,也欢迎华人作为移民定居。一般华人都是男性,在当地从事农业之内,娶柬埔寨女人为妻。华人很能吃苦耐劳,又不惹是生非,柬埔寨人对华人还是比较友好的。今天柬埔寨1万人口中,华人后裔超过60万(一说万),包括总理洪森也是华裔,他的父亲是潮州人。再见了柬埔寨,希望它未来发展的更好。
上一篇文章: 每日一笑当猩猩偷了猴儿的香蕉,哈哈 下一篇文章: 活出自己,才能教好孩子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manyupianjians.com/ydjl/16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