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的原型不是大猩猩,而是龙澎湃在

北京皮炎哪家医院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210612/9057338.html
                            

原创黑鳞鸡冠蛇物种日历

提到“科摩多龙”,喜欢看自然纪录片的人一定不会陌生。这种现存世界上最大的蜥蜴的正式中文名应该叫科摩多巨蜥(也叫科莫多巨蜥),最大个体体长可达3米左右,体重接近公斤,是现存体型最大的蜥蜴,也是其分布区域内的顶级捕食者。

目前科摩多巨蜥仅分布于印度尼西亚的科摩多岛,林卡岛,弗罗勒斯岛和吉利莫坦岛四个小岛(吉利莫坦岛的科摩多巨蜥由于人类活动已经灭绝)。

布拉格动物园的巨蜥:假期过去,只想趴窝。图片:PetrHamernk/WikimediaCommons

早在万年前的上新世,科摩多巨蜥的祖先就出现在了澳大利亚,主要以与它们共存的袋鼠,鸸鹋,双门齿兽类等大型恒温动物为食。直到距今万年前,由于板块漂移使得澳洲大陆和东南亚的岛屿链相遇,又由于冰期的来临,海平面下降暴露出了大面积的陆地,一部分科摩多巨蜥便从澳洲大陆自然扩散到了东南亚的岛屿上。晚更新世的一场大规模的气候变化使得澳大利亚的大型动物群遭到了沉重的打击,智人来到澳洲后大规模的猎杀更使得情况雪上加霜。

波士顿博物馆的澳古巨蜥(Varanuspriscus)头骨化石,这种已灭绝的巨蜥比科摩多巨蜥更大。图片:StevenG.Johnson/WikimediaCommons

然而就在澳洲的科摩多巨蜥随着大型动物群的灭绝而消亡的同时,扩散到印尼岛屿上的那些科摩多巨蜥却由于与世隔绝的环境,侥幸躲过了气候剧变和人类的屠戮存活至今,成为澳洲巨型动物群屈指可数的“活化石”,对于研究当时澳新界的古气候和古生态具有巨大的价值。

“矮人国”里的“龙”

成年的科摩多巨蜥是强悍的捕食者,会猎食鬣鹿,马来野猪,食蟹猕猴等大型哺乳动物,甚至捕杀庞大的亚洲水牛。也会吞食腐肉,捡食海滩上被冲上岸的鱼类和其他海洋动物,有时竟捕食体型较小的同类。

科摩多巨蜥攻击一头小鹿。图片:animalplanet/youtube

然而,作为现代科摩多巨蜥主食的这些大型偶蹄类动物,大多并不是小巽他群岛上的“土著居民”,而是被欧洲殖民者带到岛上的外来户;那么那些在更新世扩散到东南亚岛屿链上的科摩多巨蜥,又是以什么为食的呢?在中新世到更新世的亚洲大陆,生存着一类体型巨大的植食性哺乳动物:剑齿象(Stegodon)。和现存的亚洲象和两种非洲象一样,剑齿象也是游泳好手,它们和科摩多巨蜥一样也扩散到了南海的岛屿链上,在印尼的苏拉威西,帝汶,弗罗勒斯和松巴岛,菲律宾的吕宋和棉兰老岛,一直到我国台湾省甚至日本,都发现过剑齿象的化石。

由于岛屿上生存空间和食物,淡水等资源有限,这些扩散到海岛上的剑齿象种群发生了“岛屿矮化”的现象——以更新世早期到中期生存于弗罗勒斯岛的弗罗勒斯剑齿象为例,它们的体重推测只有公斤,比亚洲大陆上体重动辄10吨以上的施氏剑齿象要小得多;而其他一些些栖息在岛屿上的剑齿象更是体重只有~公斤,肩高不足2米,和普通的家牛体型差不多大。

上过语文课本的“ 河象”,就是剑齿象属的师氏剑齿象(Stegodonzdanskyi)。图片:三猎/WikimediaCommons

推测当时生存在弗罗勒斯岛上的科摩多龙,主要以捕食弗罗勒斯剑齿象为生;它们那依靠敏锐的嗅觉和振动感受器跟踪伏击猎物,突然袭击通过撕裂猎物的腿,腹部和喉部让猎物失去行动能力,死于失血过多、中 (科摩多巨蜥属于真巨蜥亚属,下颌有 腺)和感染(这种情况实际上非常少)的猎杀手段,便是为捕杀弗罗勒斯剑齿象“量身定制”的。

小贴士:人们常以为,科摩多巨蜥口中的细菌会让猎物死于感染。但科摩多巨蜥的口腔细菌并不比其他食肉动物危险。如果猎物没有被当场杀死,比如成年水牛那样的巨兽,可能会死于来自外界的细菌感染。但这要怪罪巨蜥的“口臭”就有点冤枉了。

当时的弗罗勒斯岛除了弗罗勒斯剑齿象外,还生活着两种兔子大小的啮齿类,身高1.8米,体重16公斤的巨秃鹳,最神奇的是一种类似童话故事中的“小矮人”一样的史前人类——这种发现于年的人属被命名为弗罗勒斯人(Homofloresiensis,也叫弗洛勒斯人),其祖先是直立人。同样由于岛屿矮化,他们的体型比现代智人要小得多,成人身高通常不超过1.1米,体重只有25公斤左右;虽然作为人属的成员,弗罗勒斯人已经具备一定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甚至可能会使用天然火,但是“娇小”的体型和仅仅~毫升的脑容量让他们在面对凶神恶煞的科摩多巨蜥时,几乎就和神话故事里遭遇喷火恶龙攻击的村民一样毫无招架之力。

佛罗勒斯人的头部复原模型和人手比较大小。图片:Em?keDnes/WikimediaCommons

当地原住民有这样的传说:盗食村民的家禽家畜甚至婴儿的邪恶“小矮人”,被村民驱赶至森林中的山洞里放火烧死。先前的研究认为,智人(也就是我们这些现存人类)可能与佛罗勒斯人共存,但近期的研究表明,在5万年前,智人到达之前,“小矮人”可能已经灭绝了。

佛罗勒斯人化石。图片:Daderot/WikimediaCommons

1.3万年前,巨秃鹳灭绝,1.2万年前,弗罗勒斯剑齿象也灭绝了。弗罗勒斯岛的科摩多巨蜥虽然依靠着从腐肉垃圾到老鼠无所不吃的食性,作为顶级捕食者在其赖以生存的大型动物群灭绝后一直坚持到了现代,其体型却比科摩多岛和林卡岛那些大口吞鹿噬猪的同胞们要小得多,难以重现更新世的雄风。

魔龙传说的真相

科摩多巨蜥被现代科学界发现的过程,也堪称是一段传奇。印尼科摩多岛的原住民很早便知道这些庞大的掠食性爬行动物的存在,将它们称为Ora、buayadarat(意为“陆地鳄鱼”)或者biawakraksasa(意为“巨型巨蜥”),一些原住民将科摩多巨蜥视为神圣的动物,认为它们是人类的兄弟,另一些原住民则厌恶这些会掘开坟墓吞食尸体的动物。

抱在一起扭打的科摩多巨蜥。图片:ChrisBrayPhotography/youtube

但是直到年,西方学界才首次认识到这种世界上最大的蜥蜴:在那一年,vanSteynvanHensbroek中尉为了证实由来已久的关于印尼荒岛上生存着恐怖“恶龙”的传闻,首次来到科摩多岛并射杀了一只科摩多巨蜥,将它的皮和一些照片寄给了爪哇茂物动物学博物馆的馆长PeterA.Ouwens,并在随后的研究中证实说中的荒岛“恶龙”实际上是一种巨蜥。年,W.DouglasBurden组织了数次对科摩多岛的科考,检查了至少70只科摩多巨蜥并带回了27具标本;年,伦敦动物园展出了第一只活的科摩多巨蜥。至此,笼罩在科摩多巨蜥身上的迷雾才彻底被揭开。这一发现在学界引起了轰动,并成为了年的经典怪兽电影《金刚》的灵感来源。

年,佛罗里达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爬行动物学家WalterAuffenberg标记并研究了50只野生科摩多巨蜥,科学界首次开始了针对科摩多巨蜥生态习性的长期研究。

进食的科摩多巨蜥。图片:LivingZoology/youtube

现在,我们知道现实中的科摩多巨蜥并不是神话传说里可怕的“魔龙”:成年的科摩多巨蜥通常只对鬣鹿和马来野猪等天然猎物感兴趣,虽然时不时会进入村庄盗食当地人晾晒的鱼干,拖走饲养的鸡、狗、山羊等,甚至攻击像牛这样的大牲畜,但是一般来说这些捕食者对人类并没有兴趣:幼年的科摩多巨蜥会避开人类,巨大的成年巨蜥则在大多数时候无视人类的存在。当地居民对常常在房前屋后游荡的科摩多巨蜥熟视无睹,而到科摩多自然保护区的游客在导游的带领下,也可以近距离接触这些凶悍的捕食者,导游们只需要携带一根末端分叉的棍棒,用来在必要的时候推开太靠近的科摩多巨蜥。

对“龙”保持敬畏之心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科摩多巨蜥是可以任人亵玩的“老好人”:~的38年中,科摩多自然保护区发生了24起科摩多巨蜥攻击人的事件。其中比较著名的是年瑞士游客BaronRudolfRedingvonBibiregg在科摩多岛失踪,推测是被科摩多巨蜥攻击致死并吃掉;年,一个8岁的男孩在科摩多岛被巨蜥攻击致死;年,一群潜水员在林卡岛的海滩上被一群饥饿的科摩多巨蜥围困了2天,直到被印尼 府派出的救援船只救起。

年发生了两起攻击事件:一名31岁的男子在采摘番荔枝时不慎从树上跌落摔伤,遭到两只科摩多巨蜥攻击而丧生;林卡岛的另一只科摩多巨蜥则偷偷潜入当地一名导游的办公室,躲在桌子下咬伤了他。

阿提斯动物园的科摩多巨蜥。图片:KittyTerwolbeck/WikimediaCommons

最近的两起攻击事件则发生在年:一位到科摩多岛旅游的新加坡游客因为不听劝阻,过分靠近正在进食的科摩多巨蜥,而被愤怒的巨蜥严重咬伤左腿;林卡岛的一名工人也遭到科摩多巨蜥的袭击,经过抢救才保住性命。

动物园中饲养的科摩多巨蜥攻击性比野外的同类低,常常会在圈养环境下展现出惊人的学习能力,甚至会与饲养员出现类似游戏行为的互动,但是潜在的危险性依然存在:年,著名演员莎朗斯通的前夫PhilBronstein在随饲养员进入洛杉矶动物园科摩多巨蜥展区的后台时,被科摩多巨蜥咬伤了脚。

巨蜥在蜥蜴中是智力很高的,可以学会与饲养员互动,布拉格动物园的饲养员在为巨蜥冲澡。图片:MatějBa?ha/WikimediaCommons

面对像科摩多巨蜥这样具有潜在危险性的野生动物时,我们必须在正确认识它们,了解它们的同时,对大自然和野生动物采取谨慎而尊重的态度。给予野生动物适当的距离和空间,才能与这些古老而神奇的动物和平相处。

原标题:《《金刚》的原型不是大猩猩,而是……龙?》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manyupianjians.com/ydjl/1352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冀ICP备2021022604号-9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