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丨父爱ldquo大猩猩rd
《大猩猩》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作者:(英)布朗 文图
林良 译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年04月
《大猩猩》是英国作家安东尼?布朗绘本作品中的精品之作,它描述了一个孤单的小女孩与一只和蔼的大猩猩奇妙感人的夜游故事。绘本通过简洁的文字和丰富的图画,运用对比的手法将“家庭的阴暗面”呈现出来,孤单的安娜面对繁忙的父亲,只能将自己最起码的愿望—和爸爸一起去动物园,一起去看电影,一起逛街,一起吃东西,一起在草地上跳个舞,寄托在一只大猩猩身上。《大猩猩》绘本的主旨以对比的方式呈现:绘本开场部分,爸爸始终没有和安娜有任何的眼神秘交流,而大猩一出场,就展露出和善的笑容,并以亲切的目光看着安娜。绘本前面爸爸和安娜吃饭的情景与后面大和安娜吃东西的情景形成十分鲜明的对比,无论是画面的色彩,还是人物之间的距离以及表情都让读者深刻感受到安娜所期待的“关爱”。
学生情况:
我的学生从一年级开始,我就开始带领他们阅读绘本,一点点交给他们阅读绘本的方法,他们能发现绘本里的秘密,体会绘本带来的快乐。
教学方式:讨论与小组学习相结合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绘本的兴趣和方法。
2.在对比阅读中,感受同一作者、同一主题,不同父亲的形象。
3.在猜一猜、讲一讲、说一说的练习中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4.让学生初步体会亲情,理解父母的辛苦。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阅读绘本的兴趣和方法。
2.在对比阅读中,感受同一作者、同一主题,不同父亲的形象。
教学难点:
在猜一猜、讲一讲、说一说的练习中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走进绘本
(出示我爸爸图)同学们,还记得他是谁吗?
你们还记得“我爸爸”是个什么样的吗人?
预设:力大无比、胆大、无所不能、幽默、贪吃......
二、阅读新书随机设疑
今天咱们再来读一本安东尼·布朗写爸爸的书,它就是《大猩猩》。读之前,猜猜,这次安东尼·布朗会写爸爸什么样呢?
你们猜得对不对呢?答案就在书里,我们赶紧一起来读书吧。
(一)封面猜想
看看书的封面,看到什么了?有什么问题吗?
老师来告诉你们,这个小女孩叫安娜,接下来我们就走进她的生活。
(二)快乐共读
1.师读 页,在这一页里,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生:我在图中发现很多大猩猩,能看出安娜真的特别喜欢大猩猩。
生:我从图中看出安娜爸爸很冷酷,他脸上没有笑容,吃饭时两个人离得很远。
生:我知道了爸爸都不和安娜去动物园,什么都不带她去玩。
2.是不是你们说的那样呢?咱们一起往下读。(读到8页。)
读了这么多,是不是证实了你们的猜想?真心为你们点赞!读书的时候就得这样图文结合起来,用心去发现书中的蛛丝马迹,就能发现有很多的收获!(板书:图文结合)
3.就在安娜生日的夜里,发生了一件神奇的事,快来往下读。发生什么了?如果你是安娜,黑天半夜,一觉醒来,床前站着一只大猩猩,你觉得怎么样?
4.安娜也觉得很害怕。读11-18页。读了这些,你们又有什么发现?(出示五副图)
生:我发现安娜和大猩猩越来越亲密。生:我知道了这些大猩猩被关在笼子里,很不快乐。就和安娜一样,没人陪伴。
师:同学们,你们猜一猜,接下来,安东尼还会画些什么呢?我们一起往下读。
师:安娜和大猩猩一起看电影,一起逛街,一起吃饭,安娜坐在大猩猩的肩头回家,她还和大猩猩一起跳舞,并亲吻了大猩猩。他们之间越来越亲密,从安娜的表情,能看出安娜很......
生:开心、快乐
师:安娜带着满足的笑容睡着了,请你接着读完绘本。说一说,在这几页中,你们有什么发现?
三、对比画面,感受不同
师:同学们,书读完了,我们读绘本时,不仅要猜想阅读,还要图文结合,前后对比阅读。
出示第二页图、第二十二页图,对比不同。
出示第五页图、第二十八页图,对比不同。
(注意人物位置、服装颜色、对话等的不同)
师:同学们,你们的观察很敏锐,相同的场景,不同的人物位置变化,不同的服装颜色,让我们感受到了安娜心情的变化。
师:除了对比图画,我们还可以把不同人物的语言做对比。
(出示爸爸的话)
“现在不行,我很忙,明天吧。”
“现在不行,周末再说吧。”
师:谁来模仿爸爸的语气把这句话读一读?
(一男生读,读出不耐烦的语气)
师:(采访学生)安娜,你听到爸爸总这么说,
有什么感受?
生:很伤心。
师:大猩猩是怎么说的呢?谁来模仿大猩的语气读一读?
(出示大猩猩的话)
“安娜,不要怕,我不会 你我只是问你想不想去动物国。”“安娜,我们走啦。”
“没问题。我们去吃东西。”
“安娜,你该进屋去了,明天见!”
师:大猩猩又是怎么说的呢?
(一女生读,语气温柔)
师:(采访学生)安娜,你听到大猩猩这么说,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很开心。
师:这可是一位令女儿伤心的父亲,还好,他没有一直如此,看(出示爸爸前后对比的话)
“现在不行,我很忙,明天吧。”
“现在不行,周末再说吧。”
“乖女儿,生日快乐!你想不想去动物国玩玩?”
(两位男生读,读出不同的语气)
师:原来,同一人物的语言也可以对比着读,这样更能看出人物的变化。在对比阅读中,我们能了解到作者想通过故事告诉我们内容。
师:同样的作者,同样写的是爸爸?你们发现什么不同?
学生对比说。
四、回顾全文发现秘密
再读读《大猩猩》,你们在文中还有什么发现?
学生交流发现。
五、拓展延伸,推荐阅读
1.阅读绘本《我哥哥》(安东尼·布朗家庭绘本之一》2..阅读绘本《我的爸爸叫焦尼》(“爸爸”系列绘本之一)
板书:
教学反思:
绘本是学生喜闻乐见的阅读资源,所以,我通过绘本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品质。在教学中,我给学生充分阅读的时间,不断引导学生进行猜想,激发学生产生阅读期待与阅读兴趣。
1.营造宽松的阅读氛围,平等对话,快乐阅读。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2.从细节中读出趣味
绘本故事的图画中常常隐藏着一些作者经意或不经意之间留下的细节,这些细节为故事增添了一些乐趣。安东尼?布朗在《大猩猩》的图画里藏着的细节给善于发现的读者带来快乐。教学中指导学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manyupianjians.com/qwds/8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