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你不容错过的五本心理学畅销书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5本心理学方面的畅销书,我们挑书的标准有三条:1.话题有趣有用,能在生活的某些方面帮到大家;2.作者的观点基于严格的心理学研究;3.语言通俗易读清楚连贯,即使是没有心理学背景的朋友也可以轻松读懂。J博士再次声明,心理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不是心灵鸡汤,也不是创业大佬们的成功经验分享,如果你想超越那些成功启示录或者大人们口中的大道理去发现一些真正能让每个人变得睿智或快乐的准则,那么心理学畅销书必然是你的上乘之选!
1《思考,快与慢》—认识自己思想的必读书《思考,快与慢》这本书来自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心理学家DanielKahneman教授,Kahneman教授凭借对传统经济学理性经济人假设的挑战,与他的同事们开创了“行为经济学”这个将经济学与心理学结合的学科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他可以被称为历史上 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而《思考,快与慢》几乎囊括了Kahneman教授一生的研究成果,它的核心思想在于人的大脑内存在两个系统(系统1和系统2),系统1凭借情感和直觉做出的快速判断,系统2则通过调动注意力和思考来解决问题。在这本书中我们会发现我们平日做决定和判断中产生的种种偏见,比如系统1让我们的判断以偏概全,系统2虽然精确但平日总是好吃懒做不愿为我们服务。如果你想深刻了解自己的系统1和系统2,以及如何利用它们各自的优势指导我们在生活中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请仔细阅读这本书。
但不得不说,由于每一本巨著后面往往有着成百上千篇科学论文的支持,作者在与我们分享这些心理学研究的同时也会不经意间增加了这本书的阅读难度。如果你不了解行为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如前景理论、启发法与偏见),随着阅读的深入你可能会遇到一些障碍。但我们还是希望你能够反复研读自己没有理解的实验,因为在理解它们之后你的生活哲学说不定会因此改变。 ,《思考,快与慢》这本书的思想远远大于它的操作价值,作者没有并没有专门使用某些章节与我们讨论如何训练我们的思维方式,所以至于具体怎么运用这些伟大的理论,你需要阅读后多思考多体会。
易读指数:★★★
趣味指数:★★★★
实用指数:★★★
2《怪诞行为学》—想知道心理学有多么有趣?打开它!《怪诞行为学—可预测的非理性》来自美国杜克大学的心理学家DanAriely,这也是一本行为经济学领域的巨著。与《思考,快与慢》不同的是,这本书的语言更加平实而有趣(DanAriely教授是一位非常有趣的教授,他的TED演讲总是会赢得观众的满堂喝彩),并且覆盖了更多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我们为什么会依恋自己拥有的一切?为什么钱不是激励员工最有效的方法?为什么我们喜欢买贵的东西?为什么赠品反而使我们在买东西时花费更多?如果你对心理学与这些话题足够好奇,请打开这本书。
《怪诞行为学》是我最喜欢的心理学通俗读物之一(傲娇:J博士最喜欢的畅销书不超过5本哟), 的理由就是这本书用极其有趣的语言展现了各种发表在 心理学、经济学学术期刊上的深奥思想,在书中你会看到这位“怪教授”让他的学生们在课堂上挑选心仪的约会对象、在酒吧里让顾客喝加了醋的百威啤酒、把自动售货机故意弄坏让它向人们白送可乐的场景,看完之后自己不禁感慨:原来当科学家还可以这么有趣!
易读指数:★★★★★
趣味指数:★★★★★
实用指数:★★★
3《决断力》—让你更加睿智的四步决断法《决断力》这本书来自美国杜克大学的DanHeath和斯坦佛大学的ChipHeath教授(这高智商的哥俩还是亲兄弟哦),在这本书中,Heath兄弟结合了大量的心理学研究和企业案例探索了人类在做决定时内心丰富的心理活动。他们发现我们在做日常工作与生活的决策时往往会面临四个阻碍因素:思维狭隘、证实倾向、短期情绪、过度自信。如果你想了解如何避免这些让你犯错误的决策陷阱,请打开这本书。
与前两本书不同的是,Heath兄弟由于具有更多的商学院背景,他们在书中结合了大量的公司案例,这会让我们意识到聪明的决策并不仅仅是买一台性价比高的Thinkpad,同时也是企业高管们促成了一桩成功的并购,然后让对手公司的股价下跌的经典案例(当然这也有可能是因为对手的CEO忙着结婚导致的)。总体来说整本书非常有趣易读,并且有很多真实的案例让我们理解如何操作,如果你需要一些补充材料,还可以到Heath兄弟的官方网站上下载哦。
易读指数:★★★★
趣味指数:★★★★
实用指数:★★★★
4《为什么大猩猩比专家高明》—用脑科学帮你做正确的选择这本看到封面就让我疯狂爱上的《为什么大猩猩比专家高明》来自美国的畅销书作家JonahLehrer,与《决断力》相同,它同样对人类的决策行为做了系统的研究,但与《决断力》不同的是,作者是从现代神经科学的角度解释我们的行为,比如我们的多巴胺神经元会让我们误以为自己捕捉到了股市的规律,或者前额叶皮层让我们克服欲望延迟满足。与传统的心理学解释不同,脑科学的优势在于它基于客观的生理指标获得数据(比如测谎仪会测量我们的心率和血压),而不是让被试者自己报告想法或者感受,这样的研究往往能更加真实地反映我们的心理状态。如果你不会对丘脑、伏隔核、前扣带回皮层等名词感到厌烦,就耐心地了解一下大猩猩是怎么超越人类的吧!
易读指数:★★★★
趣味指数:★★★★
实用指数:★★★
5《理性犯的错》—看看你每天在犯永远在犯的理性错误NBA“找到手感”的球员真的总能连续命中吗?选拔考试真的能预测一个人的实际表现吗?为什么我一洗车天就下雨?吃什么真的能补什么吗?对于这些问题(或者说“错觉”),来自美国康奈尔大学的ThomasGilovich教授在《理性犯的错》一书中给出了详细的解释。Gilovich教授结合了当前大量的心理学研究,总结出了我们在日常决策中经常出现的各类思维谬误,比如我们总会在一堆杂乱的数字中找到并不存在的“规律”,总会基于不完整、不典型的数据得到并不客观的结论,总会看到自己想看到的,而忽略那些自己不想看到的信息。正如作者在后记中写到的那样,“让理性更理性”是作者写这本书的初衷,或许也是我们读它的目的—即使不能根除,我们也要修补一下我们并不完美的理性。
易读指数:★★★★
趣味指数:★★★★
实用指数:★★★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文章,可以收藏它,分享它,或者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manyupianjians.com/qwds/7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