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出上海两套房的ldquo中国好人
8月12日上海闵行区春申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得到闵行区慈善基金会的通知在8月14日下午要为毕老先生过90岁大寿的活动,把慈善孝爱文化走进家门送到床前。
毕原鸿、毛怡,是上海闵行区梅陇镇的两位可爱的老人。今年已88岁高龄的毕原鸿,退休前曾在银行系统担任纪委干部,他的老伴毛怡则在教育岗位上工作了37年。夫妇俩曾经儿女双全,生活幸福美满。但年和年,不幸突然降临,他们的女儿和儿子均不幸因病相继去世。夫妇俩陷入痛苦的深渊。有一天,老两口突然想起,儿子生前曾说过:“如果哪一天我也快去世了,就把我们家的两套房子捐给国家或者慈善机构,建造两所希望小学,使贫困地区的孩子,也能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安心地读书学习。”
今天参加生日活动的有;闵行区慈善基金会会长,秘书长,市慈善基金会的领导们,还有上海新华社的记者们,由春申中国风艺术团部分演员们为毕老的生日演出了精彩节目,赢得毕老和现场各位领导的一致好。
现场慰问毕老先生
笛子独奏
朗诵(中国好人榜魏金亮老师)
让爱在心田里生长,让爱在行动上体现,温馨感人
(左:杨建平,马良,魏金亮,张桂兰,关健)团体演员合影
女高音独唱《好日子,红梅赞》(张桂兰)
笛子.二胡合奏《祝你生日快乐》(杨建平关健)
舞蹈《父亲》(魏金亮)
两位老人日常生活的所有花费能省则省。年9月,他们又将省吃俭用的20万元,捐赠给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闵行区分会,设立“毕明慈善基金”。几天后,还主动要求进行上门遗嘱公证,明确在他们去世后,将捐赠自己在闵行区的房产(价值万元)、全部存款和家具电器等,变现的慈善资金全部存入“毕明慈善基金”中,用于资助困难家庭品学兼优的学生。年12月25日,毛怡老人在家中安详离世。刚开完追悼会,毕原鸿老人就把存在毛怡名下的万元全部捐出来,再次存入毕明慈善基金中,用于帮助考上大学本科的贫困学生支付四年的学费。毕原鸿老人说:“只有教育,才能让更多的人掌握知识技能,建设我们的国家。”“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在毕原鸿、毛怡两位老人身上,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感受到了无私忘我的奉献精神。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身体力行、率先示范,很好地诠释了公民道德建设的深刻内涵,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本真的精神实质。向他们致敬!
春申文化艺术中心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manyupianjians.com/jbxx/4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