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简单的一句话,对孩子竟然有这么大的影

说起安东尼·布朗,相信许多孩子和家长都读过他大名鼎鼎的《我爸爸》《我妈妈》,这两部作品风格温暖,他笔下的爸爸妈妈温柔可亲,对孩子有着满满的爱。

他的作品经常以家庭为主题,利用超凡的想象力,展现了一个家或甜蜜或阴暗的多种面貌。

而今天这本《小凯的家不一样了》的风味与上面说的两本不太一样,画风更加写实,甚至带有一些悬疑的紧张气氛。

爸爸留下了一句话:“家里就要变得不一样了”,这句话让这个家庭的“原住民”——男孩小凯非常紧张,这个家究竟会变成什么样呢……

以下图文涉及剧透(有删节),加粗字体为绘本原文,其余为解说。图片来自绘本实物拍摄,仅供预览,感兴趣的读者请购买正版。

(故事开始)

星期四上午十点一刻,小凯注意到,茶壶变得不一样了。

而厨房里的其他东西并没有发生变化,然而在小凯转身查看的功夫,茶壶却越来越像一只真正的猫…

屋子里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儿声响。可变化还在继续,拖鞋变成了飞鸟、沙发变成了猩猩、洗漱台长出了鼻子和嘴巴,就像爸爸临出门前的样子,他说:“家里就要变得不一样了。“

(洗漱台穿着皮鞋,茶壶变成的小猫就藏在后面)

看到这里,我们会明白,这些改变其实并不是真实的,书中种种事物都是随着小凯情绪的变化而改变的。

想起爸爸,洗漱台便变成了爸爸;沙发扶手像大猩猩的手,便真的幻化成了大猩猩。

但爸爸说的改变究竟是什么意思?小凯依旧没想明白,他决定出去看看,也许外面的东西还是老样子吧?

小凯推开门的这一页中,右边露出的挂画上俨然也是一扇被推开的门,“画里有画”。

外面看上去好像与往常一样,可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其实水管的末端还是发生了变化——变成了蛇的尾巴。

小凯想要踢足球,足球却变成了一颗鸟蛋,一只飞鸟破壳而出……这背后又有什么寓意呢?

“足球”飞走了,小凯不知道做什么好,要不先骑自行车出去逛一逛.......

可前轮逐渐变成了苹果,自行车寸步难行。

每一样东西都会变得不一样吗?

(这张画面非常有冲击感,屋里巨大的双眼说明了小凯心中的焦虑与恐惧逐渐膨胀,几乎占满了整个屋子)

为了躲避这些可怕的变化,小凯跑回家,躲进自己的房间。关上房门,把灯也关掉,画面变得一片漆黑。

不知过了多久,爸爸妈妈终于回来了,带着一个……小宝宝?

画面色调迅速转暖,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坐在沙发上,原来这就是爸爸说的”不一样“。

“她是你的小妹妹。”

(故事结束)

——————————

本书的作者安东尼·布朗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曾提及:当我十一二岁第一次看到超现实主义画作的时候,就入迷了。

他惊喜地发觉超现实的世界与自己隐秘的梦不谋而合,“我想我的超现实主义,真正来源是孩子们自然的、无所不在的、超现实的想象世界。”

这也许就是他的作品为什么会得到这么多的荣誉与认同的原因,他的画面总是能贴近孩子最原始的幻想。

(图为安东·尼布朗的另一部绘本《穿越魔镜》内页)

你有没有为一件事情紧张过?这本《小凯的家不一样了》便从孩子的视角出发,画出了一个男孩的忐忑不安。

小凯知道家里将会有个新成员吗?也许是知道的,但他一定没有意识到这件事会给家里带来什么改变,所以才会如此紧张焦虑,猜测“有什么事情不一样”。

相信这也是许多二孩家庭里,大宝所面临的问题。仅仅是告诉他“妈妈准备生一个弟弟妹妹陪你玩”是不够的,甚至还会因为达不到心理预期而出现反效果。

孩子没有那么多复杂的心思,他们只是希望爸爸妈妈只爱自己一个,不喜欢与其他人分享。

所以当家庭的重心向更需要照顾的小宝宝偏移时,小朋友难免会对此出现反感心理,这是很正常的。

因此在孕育新生命时,要告诉孩子小宝的出生将会对他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也可以让他参与到这件事中来,比如让他帮忙挑选宝宝的衣服、玩具,或干脆让他为小宝起个小名。

也可以利用绘本来帮他打个预防针,除了这本《小凯的家不一样了》,还有《我当大哥哥了》、《跟屁虫》等等二胎绘本可以与孩子共读。

同时也要培养老大与小宝的感情,让他摸摸妈妈的肚子,与小宝宝说说话,讲讲故事,“有个小朋友在妈妈的肚子里,等他长大一点就会出来和我们见面了。”

最重要的是,向孩子强调爸爸妈妈对他的爱没有减少,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并没有因为小宝的出生而被忽视,给他足够的安全感。

让他明白,弟弟妹妹的出现不代表爸爸妈妈的爱会变少,而是意味着他能获得更多的爱——这份爱来自他的弟弟妹妹。

更不要着急让孩子立刻成为一个爱护弟弟妹妹的“大孩子”。爱是相互的,如果他得到了充足的爱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manyupianjians.com/jbxx/160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冀ICP备2021022604号-9
    当前时间: